美国政治分野与通用汽车的工会悲剧
2009年03月16日 10:0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美国汽车工人拿大锤子去砸这辆日本汽车

解说:然而,底特律城内遭遇低潮的不仅仅只有通用,美国汽车业的另外两大巨头,福特和克莱斯勒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局。

刘芳:美国汽车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已持续多年,金融危机只不过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通用汽车的全球销量冠军头衔被丰田公司夺去之外,同时,美国还向中国让出了汽车销售量世界第一大国的宝座,一年之内失去两个重要头衔,美国汽车业的沦落可见一斑。然而今天的惨淡还是无法掩饰昔日的辉煌,美国汽车业曾经是全美国的骄傲,不仅是世界汽车业老大,也是以灵活,高效著称的企业界典范。只是,大家都别忘了,雷曼兄弟也曾经是行业老大,也曾经是美国的骄傲。

刘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福利员工、天价高管、沉重退休金负担、低效营销网络、畅销车型匮乏、节能环保研发滞后、天文数额的债务等一系列的问题将美国三大车厂推到了悬崖边缘,反观取代通用汽车销量龙头地位的丰田汽车,还有其他日本汽车公司,则是一步步凭着自身的优势占领着本应属于美国三巨头的地盘。

解说:大房子,大汽车,是无数美国人憧憬的典型生活方式,因此,装载量大,道路适应性强的SUV,也就成为了美国家庭的经典车型,保有量占私家车的六分之一左右,更重要的是,每卖出一辆SUV,汽车公司都能有1万到1万5千美元的净利润。然而SUV,有一个绰号——油老虎。上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中东战争,引发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小型节油的日本汽车得以趁虚进入美国市场,首次动摇了美国本土车厂制造的汽车。

李炜:在73年的时候,石油危机以前,一桶石油才3个美元,石油危机以后,一桶石油一下子涨到10个美元,翻了3倍,这三倍,整个用石油的发达国家的成本全涨了,而且汽车出现了排长龙加油,而且美国当时的政府,就开始采取限速,采取了一些节能的政策,法律政策,感觉到有压力了,但是这次压力还不够大,到了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这个油价涨得更高了,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前,一桶石油是13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呢,一下子涨到了30多美元,当时在这种大背景下,你知道日本的汽车,体积小,省油,他走到美国以后,就很快打进美国年轻人和普通老百姓家庭,当时的美国汽车工人非常生气,那时候我们都看电视,美国汽车工人,怎么宣泄呢,就买来一部日本汽车,让所有的美国汽车工人,拿上大锤子去砸这辆汽车,那么尽管这么砸,但是还是砸不住人们省油的愿望。

解说:随着危机的结束,美国车厂很快忘记了这次市场“体验”。可日本人却尝到了“甜头”,日本进口汽车开始大举进入美国市场。

在市场上打不过日本车的三兄弟只好请政府出面逼迫日本限制对美汽车出口,里根政府于1981年提出“志愿约束协议”,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限制美国进口日本车的数量。对此美国汽车业又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改进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反而“不失时机”的涨价,给了日本汽车一个喘息的机会。同时由于消费者对日本车的需求大于供给,利润的增加使日本车销售扶摇直上,日本汽车公司开始安营扎寨在美国现地生产。

国世平:日本进入美国市场他规避了美国的贸易保护这种关税啊,贸易保护的这种阻隔,那么他采取的主要是两个办法,那么第一个办法就是把他的整车的生产搬到美国去,在美国进行生产就规避了他的车从国外,就是从日本进入美国市场,那么在美国进行生产,那么这样就规避了这种风险,那么第二的话,还有大批的汽车零部件,包括组装汽车和铸铁零部件,因为从日本进去的话美国有很多的贸易配额,你日本没办法,所以他在那个时候把他大规模的汽车工厂转移到亚洲国家,从越南从亚洲的国家再输进到美国,那么这样就规避了美国贸易的摩擦,所以这就是导致日本的汽车从一开始慢慢地就逐渐地占领了美国的半壁江山,或者美国的整个江山。

下一页:马克思想不到工人高福利会变成压垮资本家的罪魁祸首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