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农民工面对失业的反应多数是不愿意返乡
解说:自从1998年离开家乡,吴笔文就没有回去过,在外漂泊了十年之后,他也成为提前返乡大潮中的一员。
吴笔文:行情不好,所以没办法待,主要是这个物价,我们在汕头那边搞塑料的,那个塑料就是猛跌,就让我们提前回家了,其实我以前每一年都在这边过春节。
解说:吴笔文悄悄告诉我们,在离开汕头之前和他老板打过招呼,如果年后效益好,需要他,他还是会回来的。
吴笔文:习惯了,我们都是在外面打工习惯了,老是在家里,还呆不住,我两个小孩读书,差不多要是上大学的话,要几万,好大学花钱还要多。
解说:春节过后,我们来到深圳火车站,返城的农民工并没有我们预计的多。
农民工(深圳火车站街头采访):以前是很好找,以前没有金融危机,找厂我们都很好找的,现在金融危机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农民工:打工的。
记者:已经有工作了吗?
农民工:要找。
刘芳:盲流这个词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确,那时候农民工外出打工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只要听说在哪里打工能挣到钱,就会扛着大包小包的被子褥子到哪里。那个时代也没有劳务输出的概念,都是老乡带老乡,亲戚帮亲戚。到了城里,就联系一下熟人帮忙找活干。但是,很多时候不是到了哪儿,马上就能找到活干的。一等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也稀松平常,甚至继续等下去,还是没活干,等到把钱花光了回家的情况,也没什么大惊小怪。但是今天的外出打工,可是和那个年代大不相同,今天的农民工多为70后80后的新生代,他们被称为第二代农民工,和改革初期他们的父辈们相比,他们不仅对城市少了盲目,而且他们当中的好多人,也并没有扎实的务农经验,他们其实和办公室里的城市年轻人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当他们的父辈遇到失业选择回归乡土,重新面对一亩三分田地的时候,摆在第二代农民工面前的未来可就更加渺茫。
解说:与他们父辈经历不同的还有,第二代农民工在去年一年就经历了从民工荒到失业潮两个时代。有数据说,以广东东莞为例,这个人口曾一度达到1200万的城市,经过金融海啸的洗礼之后,剩余人口已经不足600万,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农民工被卷入失业潮。为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广东省从正月初八开始,启动了针对农民工进城找工作的“春风行动”。2009年全年将举行超过1000场免费招聘会,正月初八的首场招聘会就吸引了5000人次进场,提供招聘岗位3000个,招聘会的负责人预计,元宵节过后参加招聘会的人数还会大幅上升。面对突如其来的失业,第二代农民工的反应多数是不愿意返乡。
农民工(广东农民工招聘会):感觉工作挺难找的。
记者:没想过留在湖北吗?
农民工:感觉这边比较繁华一点,像我们家里那边没这边繁华。
记者:有没有想过要是找不到怎么办啊?
农民工:要找不到啊,我对自己很有信心的。
记者:没有想过回老家去发展吗?
农民工:没想过。
下一页:待业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隐形失业
相关新闻
编辑:
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