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延讲述金日成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之间的故事
2009年12月03日 15:50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2009年8月1日《中国记忆》节目文稿:

陈晓楠:金日成,这是一个中国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名字,这位朝鲜的国家元首,他一生来过中国多少次,恐怕无论是中国还是朝鲜,都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不过他确实很有可能是,到访中国次数最多的外国国家元首。20世纪70年代,张庭延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主要朝语翻译,他见证了中朝两国频繁的高层互动,今天张庭延先生,就将会为我们讲述,金日成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之间的那些故事。

张庭延:金日成一生来过中国多少次啊,连朝鲜人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总结,我跟你说了没有,没有一个准确的总结,大概四十几次。因为战争期间来往没有档案可查,中方没有档案,朝方好像档案也不全,因为他很快来了,很快就回去了。那么有的交谈的,也是很简短的,有的没有记录,金日成到底来过中国多少次,大体是四十一、二次。

解说:提起朝鲜往事,张庭延回忆起当年他初次跨出国门,前往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工作的情形。那是1963年10月,张庭延被派往平壤,担任中国驻朝鲜大使郝德青的朝语翻译,并且兼任对外礼宾工作。

张庭延:前一天的下午从北京坐上火车,第二天的下午到平壤,二十四个小时,坐的是国际列车。加在北京到丹东的这个列车的后边,挂两节,一节软卧,一节硬卧。

解说:20世纪60年代,从北京开往平壤的火车名为国际列车,实际只有两节车厢,这趟国际列车是专为中国与朝鲜的往来,而开通的。

张庭延:到时候过江的时候就这两节了,其他的就不过了,其他的到丹东为止,就是北京到丹东。那么这两节车厢到那就拉过去,拉过去加到朝鲜新义州到平壤的,国内列车的后面,这两节车厢拉到了平壤,就这样。但是这两节车厢呢叫国际列车,我们走坐这个走。

解说:在张庭延的记忆中,他奔赴朝鲜的时候,中朝关系正处于热潮期,1963年夏,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访问中国。同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对朝鲜进行回访,这是两国间最高层级的访问。

1963年9月15日,刘少奇率代表团访问朝鲜,金日成首相到平壤车站热情迎接中国代表团。

张庭延:自己本人第一次出国,到使馆去工作,那很兴奋啊,看到的平壤,那也觉得,因为那是战后,已经朝鲜战争结束了将近十年,平壤是一个新的面貌,确实是一个新的面貌。火车站也很大,城市建设得也很好,完全是一个崭新的面貌。

解说:在朝鲜战争中,平壤曾经被夷为平地,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展现在张庭延面前的平壤,街道宽阔,建筑宏伟,给张庭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位于平壤市北部牡丹峰区抗美洞,地理位置优越,仅次于苏联大使馆。

张庭延:接近市中心,接近市中心,更市中心的是苏联使馆,更市中心,更接近金日成当年做首相嘛,首相府,就是金日成居住的地方,那是苏联使馆。我们离那还有一段距离,那是苏联当年挑的最好的使馆。

解说:到朝鲜工作之后不久,张庭延就第一次见到了金日成,1963年11月,金日成会见驻朝鲜外交使团,通报朝鲜国内形势,张庭延作为翻译,陪同中国驻朝鲜大使郝德青前去参加会见。

张庭延:那么我们参加会见,那我第一次见到金日成,当年的金日成身体很好,红光满面,而且风采奕奕,神采奕奕,人很,很有领袖的风度,很有领袖的风度,给我的最初的印象是这样。而且他会中文,因为他早年在中国参加过抗联,和我们一起打过日本,反对日本侵略。他中文底子还是不错的,讲的话不是很标准,但是是东北话,一听就是东北话,包括一些东北土话他都懂。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