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遍访世界顶级气候学家 趣谈二氧化碳功与过
2010年04月01日 08:46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地球到底是不是在变暖?人类究竟是不是元凶?变暖是否就意味着世界末日?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全球暖化?为了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凤凰卫视获佛光山星云大师加持,化愿力为行动力,发起了又一次大型电视行动。从2010年1月至3月,凤凰卫视向气温升高最快的北极、受海平面上涨威胁最大的南太平洋岛国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等地派出摄制组。以其一贯秉承的国际视野、人文关怀和华人视角,遍访国内外最顶级的气候学家、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家、企业家,实地拍摄气候变暖给全球不同地区带来的种种变化。力求从国内到国际,从科学到民生,从政治到经济,全方位深入剖析气候变暖的前因后果,揭示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因此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冀唤起全球华人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凤凰卫视2010年3月31日《凤凰大视野》节目播出,以下为文字实录:

周瑛琦:澳大利亚一位著名的气侯学家,曾悲观地对我们说,他应对气侯变化的最佳策略,就是给他的孩子多准备一本欧洲护照,因为世界范围内,尤其在澳大利亚,科学界正在输掉一场与怀疑论者之间的公关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用“气侯变化”这个词,而非“全球暖化”,据说一来是为了更科学的表达,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二来是因为,这是美国政府的要求。因为全球暖化的理论刚刚兴起时,在一些石油、能源公司的围攻下,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

解说:走在新奥尔松北极国际科考战,你能一眼认出中国黄河站,站门口摆放的两头石狮子在建站之初曾经是外国科学家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当我们在2010年的2月来到这里时,黄河站正是越冬研究的季节,两位研究空间物理的科学家,正在进行对北极光的监测。

科学家:这个应该算是比较强的,应该是亚爆已经发生了。

解说:黑夜里,北极光如帘幕般垂落,曼妙起舞,从前的爱斯基摩人还以为那是鬼神的火炬,要带领死者上天堂,不过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极光其实是太阳活动的产物。

黄海波(凤凰卫视记者):从极光研究的角度来看,太阳的高峰期和低峰期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胡泽骏(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博士后北极黄河站越冬队员):很明显的,2009年应该是太阳活动的低谷期,我们在这里观测极光,从平均的强度而言,比前几年要明显减弱。

解说:作为地球所有能量的来源,太阳任何细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包括气侯和温度。上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家们还都认为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活动的强弱决定的。

黄海波:如果现在是个低潮期的话,那么1998年也是一个低潮期,但是1998年碰巧是地球非常热的一年。

胡泽骏:对,1998年我们还有洪水,厄尔尼诺。

黄海波:而那个时候太阳活动恰恰是比较弱的。

胡泽骏:就是正午的时候并不是温度最高,而往往是正午过后两点,温度最高的时候。

詹姆斯·汉森:(美国太空总署空间研究所主任):我们从1970年代开始精确测量太阳活动,这些年自然因素变化的量级只有0.1%,但是人类现在已经排放了很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过去30年间,气温几乎直线上升的原因。

解说:在新奥尔松挪威站的站长马科斯每天都要去科考基地南面的斋柏林山,挪威科学家在海拔475米的山腰设立了一个大气观测站。由于地处北极,人迹罕至,斋柏林也是全球大气监测的基准站之一。

马科斯·科尼格(新奥尔松北极科考基地挪威站站长):这是在斯瓦巴德测到的二氧化碳曲线,是从1988年开始的,你能看见它的年度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解说:在眼下这场全球变暖的大争斗下,科学家对二氧化碳的研究和监测,受到空前的重视,温度上升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人类究竟是不是元凶?争论至今没有停止。

马科斯·科尼格:现在是350至380ppm之间,(二氧化碳浓度)在这一百至二百年间,才开始上升,现在,我们正处于4000年来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麦尼尔(新南威尔斯大学高级研究员IPCC报告审阅员):在工业革命之前,二氧化碳的浓度是290ppm,我们排放了数以十亿吨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后,现在的浓度增加到大约390ppm,增加了将近40%,造成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7至0.8度。

解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地质、古气候专家,在丁仲礼的研究工作里,分析地球气侯变化的时间单位,动辄以千年万年为度,就是这个“度”,让他对西方吹过来的“全球暖化”风打上了一个大问号。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古气候专家):二氧化碳是滞后于温度变化的,这个是我们作为古气候研究里面,一个非常的重要的一个结论。大概1970年到1973年的时候,国际上炒的非常热的一个话题不是说全球变暖,而是全球变冷,新的冰期又要到来了。

解说:两百多万年以来,地球冷暖交替进出冰河时期,最近一次挣脱冰河期是在一万四千前,6000年前达到最暖,然后温度又逐步下降,按照地球的古气候规律,下一个冰河期将在一万多年后降临,我们的人类社会,就是处于这个缓慢降温的期间。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