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2009年11月13日 14:55 】 【打印共有评论0

利玛窦 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剧作家汤显祖在肇庆与利玛窦相遇。利玛窦还向汤显祖请教中国的音律。东方与西方这两大文化名人的相遇,引起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利玛窦在肇庆的六年,创立数个“中国第一”,为他以后北上到韶州、南昌、南京,直至到北京面见万历皇帝,开拓业绩,奠定了极其重要的语言与思想基础。

1591年11月至1592年11月,利玛窦在中国儒生的帮助下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至1607年,利玛窦在徐光启的帮助下,完成了欧基里德《几何原本》前六册和克里斯托弗.克拉维奥的《宇宙和地球》的翻译,把西方的数学和天文地理学介绍进中国。

利玛窦进入中国时,带来了三棱镜、望远镜、天球仪、地球仪等西方先进的科技器物,他用汉语译著的作品涉及面很广,有天文历法、星相学、数学、几何、力学、西医学、地理学、音乐、逻辑学、记忆术及伦理学等各个领域,向中国介绍西方科学文化成果和思维方式;又将中国的四书、五经、《本草纲目》等中国名典巨著翻译成拉丁文,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的深层文化起源、发展与成果。

利玛窦自1582年8月到澳门,至1610年5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59岁。利玛窦在中国前后生活了28年,为东西方进行世界性的对话作出了努力,为全人类的相互接触与合和作出了贡献。有学者称他是中国基督教之父、西方汉学的创始人、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

意大利马切拉塔市为出了这位名人而骄傲,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大街,在市政厅挂着他戴着中国儒生帽子的画像,在市图书馆里有他的浮雕头像。

近年新建的北京中华世纪坛,雕刻有利玛窦拿望远镜的石浮雕。

上世纪九十年代,马切拉塔市的市民怀着对中国的友好情感,用青铜铸造了一个高约两尺利玛窦头像,送给了利玛窦开创中西文化交流业绩最为显赫的城市肇庆。这青铜头像现珍藏于肇庆勒竹围的天主教堂内。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zhenghf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