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袁隆平回应安徽超级稻百亩颗粒无收:“一派胡言!”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2015年4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超级稻“两优0293”因受稻瘟病的影响在安徽出现了大面积的绝收,受灾的农民质疑种子生产商涉嫌虚假宣传,隐

田桐:那现在市场上卖的这些,我们吃的这些都是超级稻吗?

袁隆平:那就不见得。

田桐:那么现在您在研究超级稻的过程当中,会不会考虑到市场的因素?

袁隆平:现在有关常规品种,米质比较好,它产量比较低,它亩产大概是400公斤,不会到500公斤,它产值就很高啊,我们这个普通稻谷保护价值是一块三毛几一斤,一市斤嘛,它那个是两块多,三块多,虽然产量只有400公斤,但是效益高啊,这是个问题了,大家都种常规稻去,产量大幅的降下来怎么办,这是个问题啊,这个引导啊,到底是高产还是优质为主呢,应该并重,你产量低优质,钱赚了是赚了,但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问题。

解说:据《农民日报》近期的报道,2005年起农业部启动实施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从2005年到2014年,全国超级稻累积推广面积达到9.6亿亩,从超过900公斤实现超级稻第三期目标,到去年亩产突破千公斤,超级稻在创下一次次高产的同时,也将我国水稻的平均水平从2005年的亩产403公斤,提高到了454公斤。

田桐:对这个超级稻从您的研究领域来讲,它究竟有没有一个极限?

袁隆平:我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用永无止境的,这个理论上讲这个水稻,它的光能利用率按2.5%的光能利用来算,在湖南的长沙这个辐射量,亩产可以1500公斤,这个植物有两大类啊,一个叫碳三植物,一个叫碳四植物,水稻、小麦属于碳三植物,玉米、甘蔗属于碳四植物,碳四植物的光和效率比碳三植物高30%到50%,我们现在正在把玉米的碳四基因转到水稻上面来,提高它的光和效率,我说碳三植物它的2.5%的光能利用可以一千五百公斤,那碳四的水稻呢,永无止境的。

百亩片均产量最高纪录

解说: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玉米的基因转到水稻上面来,是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课题,袁隆平曾在很多场合谈及,对转基因的看法,认为基因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他也坦言,记者有时候容易断章取义。

田桐:那我们现在在这个研究过程当中,还有哪些困难还没有克服的?

袁隆平:你亩产提高10公斤都是很难的,把分子技术结合起来,跟常规技术就是说可以更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从技术上来讲,而分子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前途是很好的,到现在为止讲,分子技术还对产量没有什么贡献,全世界都在搞碳四基因,但是到现在没有成功,你说它是技术的难度,全世界都在搞,包括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德国什么到现在没有成功,难度是很大的。

解说:这是2014年10月10日,袁隆平在溆浦县的超级稻基地,回答记者提问,当天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国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一千公斤公关取得成功,并创下目前所测超级稻示范片,百亩片均产量最高记录。

田桐:应该说这些年中国在水稻种植方面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现在在国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袁隆平:遥遥领先的,绝对的领先的,这个日本是个科技比较先进的国家,但是它的水稻方面呢,做的很不错的水稻,但是日本的这个很多的专家,科学家它的企业家公司还有它的农民,还有它的官员到我们这,看到我们的超级稻呢,啧啧称赞,他说,他比较折服,日本人很骄傲的,但他在事实面前他还是承认,科学家,他说你们了不起,你们后来居上,超级稻是日本是1981年就提出来的,我们是1996年才提出来,我们实现了他们没实现的。

解说:今年的9月下旬,袁隆平率科研团队赴柬埔寨推广杂交水稻,他用流利的英语向当地官员和农业专家介绍了杂交水稻的最新高产技术和推广现状,在国际水稻界,中国超级稻有“东方魔稻”之称,目前已经推广到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等国。

袁隆平:今年我们在柬埔寨种了个小面积,产量都过了一千公斤,它当地产量是多少呢?每公顷三吨到4吨,也就是200到250公斤的水平亩产,在巴基斯坦也种了,小面积的是11.5吨,就是760公斤,七百五六十公斤,它当地品种呢,400公斤,去年除中国之外的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有550万公顷,其中大部分是我们中国的品种,少量的呢,像印度是它自己的品种,三分之二是我们中国的品种,我们出去的都是二三流的品种,我希望我们的农业部批准我们把我们最好的品种拿出去。

资料:

评审团最终一致决定,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

解说:袁隆平是江西省德安县人,他的头衔很多,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被誉为“当代神农氏”,他专注于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一刻都不曾懈怠,这一切的根源也许埋在1958年那段大饥荒的记忆里。

袁隆平:我们那时候正好也是把学生带到农村里面去锻炼实习,冬天都是烧火啊,脚冷烤火,烤了火之后上被窝里面睡觉嘛,烤暖了,第二天早晨起来脚还是冰冷的,睡不着的,没有能量,吃不饱,看见五个饿殍,就是像是书本上说的,饿殍遍野,亲眼看见饿殍,就是倒在马路旁边的,倒在桥底下的。

记者:饿死的。

袁隆平:都是饿死的,还有倒在田埂上的。

解说:1973年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

在中国人们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这些年袁隆平无数荣誉加身,毫无疑问是最受关注的科学家之一,历届领导人在就职以后都会来看望他。

田桐:那么听说每一届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之后,都会到这里来看望您,到现在为止都有谁来过?

袁隆平:江总书记来过,李鹏来过,第二代的是胡锦涛来过,温家宝来过,是李克强来过,他不是白来的,李鹏给了一千万,朱镕基给了一千万,那个时候是八十年代一千万,温家宝给了两次两千万,李克强给了一次三千万和一次五千万,给我们巨大的鼓舞,给我们的经费很足说实话,但是压力很大的,国家给了你钱,你不出成果,那是交不了差的了。

男:Surprising,Surprising,Exciting,Exciting。

解说: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每年都会有不少外国学员,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带领,来到这里学习杂交稻水稻技术,袁隆平会亲自给他们讲课。

袁隆平:主要是讲技术,就是怎么发展杂交稻,我们培训的人有三千多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了,亚非拉是这三方的国家,每年办培训班,少则五六次,多则十几次。

田桐:那您是把自己现在所有已经掌握的知识,全部交给他们,还是有一些是有所保留的?

袁隆平:一般的技术都给他讲了,诀窍不在这里,不在语言上面,诀窍在物质上面。

田桐:因为我知道您的英文特别的好。

袁隆平:标准英语Brit  sh English是英国的语言,Broken English破碎的英语,It‘s international language,它是国际语言,我们现在讲的是Broken English,是international language。

解说:85岁高龄的袁隆平讲起水稻依然精神抖擞,他笑称自己是80后,跟随每年的水稻南繁,他来回奔波在湖南、广西和海南。

田桐:您现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袁隆平:身体还可以,但是不如以前了,现在有点气管炎,我气喘,这个没有以前好了,但是还算是可以的,我已经86岁了。

田桐:我们听说有一个菲律宾人曾经给您看过相是吗?

袁隆平:菲律宾马尼拉有位老医生,中国老医生很有名的,给我看相,又看相又看病,他觉得那都是些小毛病,他就写了个条子,你的寿命是98岁,他讲我的寿命是98岁。

解说:袁隆平曾说他还有两个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要覆盖全球梦,他算了笔账,全世界现在有22亿多亩稻田,如果有一半种上杂交稻,每亩增产150公斤来算,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到5亿人,而另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在2011年还被福建省作为高考作文题。

袁隆平:我那个禾下乘凉是真正做的梦呢,不是想的,我真正做了,我那个试验田超级稻,长的有高粱那么高,这个有两米多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就在稻穗下乘凉,这是我真正做的梦呢,后来再没有做到,做了一次梦,我好高兴呀,哎呀,结果是南柯一梦,人家讲你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到田里搞什么东西呢,我说我越搞越有兴趣啦。

田桐:有人说光环之外,生活当中的袁隆平截然不同,他率性而为,诙谐且具有自娱的精神,骨子里比起官员和商人,他更像一个是农民,这一次因为超级稻绝收事件,而发布署名文章,也许是他第一次在公众视野当中表现出些许的愤懑,对于那些同样牵涉其中的农民来说,他们更加关心的也许是明年该种什么。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社会能见度》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四 22:00-22:35 

重播时间:周五 03:25-04:00 15:40-16:15

[责任编辑:汤翩翩]

标签:袁隆平 超级稻

2015-11-26社会能见度 袁隆平有话说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11/26/0eb67908-c6e2-4d3e-8f09-ff0cfe1be7b4.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