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小三线”青春记忆 揭秘当年建设者的别样生活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几十年过去,沧海桑田,小三线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名词不应该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从上世纪的60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末,小三线建设经历了起起伏伏数个阶段,而小三线这些建设和发展当中,留下的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我们回顾和借鉴。

周泽安:三线建设条件差 军人出身适应快

解说:父母在不远游,史志定参加小三线建设的时间,是1970年1月份,那一年他只有22岁,正是如今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年纪,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出发,乘“东方红”长江轮到达皖南的贵池走了整整36个小时,接下来还有漫长的山路在等着他们。

史志定:我们去的时候呢,那时候都是山路,都是高低不平的路面很不平。

邱云德:那时候公路差得很坑坑洼洼的,哪有现在这个公路。

刘金峰:四周都是山,那个公路就有点像在山里边转来转去,然后人坐在上面有一种感觉一直在东倒西歪,一会儿倒过来一会儿倒过去,一会倒过来倒过去,这时候司机他就是介绍这个情况,他也比较兴奋,他就说这个地方地势非常险要,说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鬼子也就打到了宁国,再往里走也不敢进去了,主要是由于地势险要。

王均行:车子在开在路上,他们看到山越来越深,他们就哭了,在车子上就哭了。

史志定:所以到了那个营地以后呢,就是打开那个行李呢,基本上好多同学带着去的热水瓶都砸碎了,都砸碎了,因为热水瓶是放在箱子里面,尽管放在箱子里面我们也知道应该里面放一点东西,比如说放一点糖什么的,否则的话空的容易爆碎,但是还是没用。

王均行:有些小孩子在房间里面唱唱歌,喝喝酒就变成哭了,就在那里哭了,就说我现在想想这些人,都也只有二十来岁初中毕业嘛,初中毕业在上海做了大概实习了一两年,也就是二十来岁嘛,所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解说:从大都市来到偏僻的山区,尽管出发之前已经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可显示的场景却依旧让这些年轻人有些不知所措,如何在荒郊野岭中安家落户,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工作。

史志定:到了营地一看呢,就在半山腰里面,就是芦席棚一排排芦席棚。

许汝钟:前面去的一些职工,就在芦席棚里了,冬天的话,他们是度过了冰天雪地,他们说早上起床以后,那个毛巾都结冰了,早上起来漱口没有水,在小河边上取水洗脸漱口,当时又没有食堂,芦席棚搭的食堂。

青国治:初来的时候,感到这个地方,就是比较野比较荒,荒僻得很,当时跟我们老家比,我们老家一望无际的都是大平原,是吧看不到边,这个地出门抬头都是山。

周泽安:这地方条件非常差,条件很简陋啦,水都是还在外面一个水管子去接,要排队去接水啦,吃饭在大食堂里排队买去吃,那条件非常差的,因为我是当过兵,军人出身的无所谓,对这些事情基本都适应。

青国治:那是辛苦,你要说不辛苦那都是假的。

李梓春:路没有,水没有,房子没有噻。

青国治:你自己下去舀水,每人每天一两明矾,知道什么叫明矾吗,硫酸铝钾就是,给你发这么长的竹筒子,底下开个口明矾装进去,搁那个水里搅搅,搅一搅之后水就沉淀,有硫酸铝钾之后水就沉淀,沉淀之后变清的水,然后你再烧开水喝,一直都是这样的。

李梓春:女同志她晚上要洗脸,端一脸盆水,一看是个黄家伙,那就不能洗噻都流泪了,一个人流泪的话呢整个宿舍都流泪。

解说:虽然第一印象并不乐观,可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这些都不那么重要,接下来该是他们大展身手的时刻了。

陈晓楠:几十年过去,沧海桑田,小三线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名词不应该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从上世纪的60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末,小三线建设经历了起起伏伏数个阶段,而小三线这些建设和发展当中,留下的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我们回顾和借鉴。2015年,是小三线建设50周年的纪念,从今天开始,我们会用5天的时间再一次回望小三线的一些精采的瞬间,勾连起现代与过往审视昨天才能更好地发展未来,让我们在未来的几天里将视线聚焦在这批普通的三线人身上,给他们一点从容的时间,来慢慢地回忆当年那些不避艰险勇往直前的往事。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0-20:30

[责任编辑:姜天骐]

标签:三线 毛主席

2015-09-28凤凰大视野 千山红树万山云——“小三线”青春记忆(一)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9/28/6cfe6baf-d07a-4a41-9b06-234a57cd96da.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