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援非纪事: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的“全能”接力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担起了全能接力的任务,不仅与当地军队联合制定防御作战计划,还教当地人学说中国话,连中国的妈妈也在非洲SOS儿童村当起了妈妈。

工程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局刚果(金)布卡武项目部工程师):他当地是那个法语区,还有那个他自己当地话讲的是斯瓦西里语,那我们当时学的都是英语嘛,这斯瓦西里语,还有那个什么法语这都不会。所以说就多亏了这,工兵连这些培养出来的,啊,有七八个人吧,现在,都在好几个地方干活呢。

阿玛尼:(刚果(金)南基伍省布卡武市市民):我中国名字叫李连杰,然后我刚果名字叫阿玛尼,教我会说中国话是一个,一个中国领导叫李国彪,他回中国去了。中国工兵连过来了以后,我们刚果小孩很高兴,然后中国工兵对我们好,如果有刚果小孩饿了,中国工兵营给我饼干给我吃,给我们面包,给我们馒头还夹鸡蛋。

陈先龙:从2003年,有的孩子十五六岁,还有的孩子十多岁小伙子,就开始跟我们工兵连呢学语言,这些小伙子他工作之余啊,还经常跟我们提起工兵连的,以前教他们语言的那些工兵。

男:他对我很好嘛,他总是给我们东西吃,衣服、帽子,他什么都给我们,他对我很好嘛。

阿玛尼:我很想他,然后我告诉他我没办法去中国,我不知道中国哪个地方,有中国人跟我说中国可大啦,如果我去中国他肯定不知道我在哪个地方,然后我看,我没有飞机票,然后我没有办法去中国。

蚊虫滋生 工程队将防疟纳入任务中

解说:基伍湖风光秀美,却是蚊虫滋生的理想场所。因为刚果(金)地处赤道区,位于北纬4度到南纬4度之间,年平均气温27.8摄氏度,四季如夏,气温湿热,基伍湖畔更是疟疾的高发区。针对这个情况,中国工程兵分队也把营区周围十几户人家的防蚊、防疟纳入到自己的任务中。

李历(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队长):我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也每天定点定时为周围群众进行一些消杀,同时为他们发放一些防蚊的药物。

李历:就这样点着以后直接放房间里面,要注意离那个易燃的东西远一点,可以啦,出水以后把它喷一点,OK,哪里要防蚊就喷一点,这可不能抹多。NO,NO,NO,OK,抹到这里。

李历:由于他们对我们的信任,也对中国军人的医疗水平给予了厚望,遇有一些突发疾病就透过铁丝网向我们的卫生队方向喊“China朋友,快出来”,非常的自然和亲切,我们听到信息以后就会及时的派出人员询问病情,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救治。

男:孩子几岁了?

男:一岁啦。

男:没什么大问题,感冒了,就是感冒了,吃点药就好了。这个一次半袋搁水里面,放在开水里冲下去,用半杯开水就可以了,每次半袋,一天两次。

解说:在一批又一批中国维和官兵的帮助下,附近的十几户居民学会了挂网捕鱼、铁笼抓蟹、种菜等农业技术,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现状。

中国妈妈在布卡武SOS儿童村

达尔富尔孤儿:我是孤儿,我没有爸爸,没有兄弟,他们还杀死我的妈妈。

解说:与这位达尔富尔孤儿不同的是,在布卡武SOS儿童村里生活着200多名孤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照顾。

SOS儿童村工作人员:从布卡武SOS村成立,我们这项工作至今已进行20年了,我们收养所有因战争和疾病失去父母或被遗弃的孤儿们。

解说:布卡武SOS儿童村坐落在基伍湖畔这片美丽的别墅区里,SOS儿童村是一个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民间慈善组织。1949年由奥地利著名医学博士赫尔曼·格迈纳尔先生创立,他创办的宗旨是要让孤儿们得到母爱和家庭的温暖。因此,它以家庭为单位,由一名志愿者妈妈和数量不等的孤儿一起生活,妈妈对每个孩子进行抚养和照料,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住宅。家庭是儿童村组成的一部分,而村子是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从2005年开始,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队二级医院的队员们就与布卡武SOS儿童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们为儿童村提供无偿的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并承担起志愿者妈妈的角色。

女:妈妈帮助你。

男:妈妈。

女:你爱妈妈吗?王姐姐,我是王姐姐,你和你,热曼。妈妈非常喜欢你,你呢?

莎巴尼弗朗索娃(SOS儿童村):我认为她们已经5年了,我对她们所做的一切都非常感动,她们一直在这里,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每次她们来都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多东西,看得出来她们非常喜欢这些孩子,希望这种关系永远不要结束。

男:多少钱?

女:5元,一个5元。

男:5元。

女:一共20元。

莎巴尼弗朗索娃(SOS儿童村):每当看到她们来给孩子们做饭和给他们食物的时候,我就特别高兴,我感到就像一家人一样。

女:非常好,非常好,饺子皮。

男:饺子皮。

女:OK。

莎巴尼弗朗索娃(SOS儿童村):她们做的得饭菜我们是从未见过的,我现在却能看到她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她们怎样把肉泥包到面里面,总之,我是特别高兴。

SOS儿童村工作人员:中国母亲们除了送东西意外,她们待我们的孩子如同自己的中国孩子一样,因为我们刚果(金)的孩子跟她们在中国的孩子年龄一样。

曹莉(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护士):初到儿童村就被一个叫穆斯塔法的小男孩吸引,可能是由于他的年龄和自己儿子的年龄相仿的原因吧,感觉格外的亲切。

王文芝(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护士):我的女儿今年4岁,正是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就觉得他们由于战乱、贫穷等原因失去了父母,从小没有母爱没有父爱,就特别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

单敏(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护士):有一个叫罗娜的小姑娘,她一直默默地在旁边给我帮忙,其实罗娜比我的女儿大不了多少,但也许是她特殊的经历,她比我的女儿懂事多了。

SOS儿童村工作人员:有个例子,上次她们搞一个活动,她们用生日蛋糕把所有6月份生日的孩子们都聚集在一起,她们同儿童村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这天的生日,她们这个爱的情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对孩子们的帮助令我们感动至深。

SOS儿童村保育员:这对双胞胎来自于察布纳,她们是失去了父母,父亲先死的,以后母亲也去世了。是她们的爷爷奶奶把她们送到这,现在她们6岁,那么今天我们给她们过生日,中国母亲给她们过生日,孩子们很高兴。

SOS儿童村工作人员:他们今后就有中国母亲啦,如果现在让他们离开刚果(金)到中国去,在那里,他们也可以找到他们的中国母亲,这是他们最大的满足和喜悦,再次我要对中国母亲为我们的孩子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

解说:五年来,中国维和医疗队二级医院的队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可他们的爱心接力却从未中断过。

陈晓楠:多年来,中国的维和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他们的维和接力却从未间断过,在非洲中国派驻的维和部队不仅仅出现在刚果(金),在苏丹、西撒哈拉、利比里亚都有中国维和部队的身影。他们在那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呢?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收看《凤凰大视野——中国援非纪事》。

下集预告

王秋生(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副队长):出国之前,我们对利比里亚的局势有所了解,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一进入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市区,我们的官兵还是感到了非常的震撼。

洪大刚(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副队长):看见街上确实是弹痕累累,就是到处都是枪战之后留下的那种残垣断壁呀,是那种状态。那个时候刚刚平息战争,有些反政府武装分子它枪都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我们刚到那个地方看到的景象就是很恐怖,很紧张。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凤凰私享会,更多实时猛料全部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0-20: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 00-09: 35

[责任编辑:刘晓慧]

2015-12-03凤凰大视野 在非洲的日子——中国援非纪事(四)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12/03/b32ac8df-ee40-4142-9d8b-fd0e000520d1.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