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背后隐藏的别样乾坤
2008年09月19日 16:25凤凰网专稿 】 【打印

周瑛琦: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始于2003年底,要求2007年底完工,以便奥运会之前能够投入使用,无论是工程的设计还是施工,时间可以说都是相当的紧迫,整个工程团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时间。而在工程人员只争朝夕的施工过程中,地球的另一端发生了一件事,顿时又给所有的人敲响了警钟。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修筑工程,也由此在高效与谨慎的相伴之下,一路前行。

修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国际空港枢纽并非易事。客流量居世界前三位的法国戴高乐机场,年客运量达5000万人次,它从设计到建成,花费了七年时间。英国希斯罗机场第五航站楼的建设,甚至花费了整整十八年之久。

机场设计代表 何伟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要睡不好觉了,过去比方说我们做香港国际机场的时候,我们从概念设计到真正完成,讲的大概需要八年到十年的时间,那么在国内的这一个机场,这个时间是非常短的。

新航站楼必须赶在奥运之前交付使用,时间紧迫,五万名工人立即投入到了工程之中,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施工。这种投入盛况,让外国工程人员大为震撼。

2004年5月23日,在地球的另一端,巴黎戴高乐机场航站楼的一段走道突然崩塌,引发4人死亡。而这座航站楼的设计师,恰好是国家大剧院的法国设计师安德鲁。这场意外引发了人们对于北京新航站楼安全性的警惕,整个工程开始进行谨慎的评估。

最终,评估有了结果,新航站楼的安全性得到了确认,工程继续高效而细致的进行。2005年5月,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主体结构如期封顶,从土方开挖到主体混凝土结构完成,仅用时328天。2005年11月,航站楼的钢支架和透明玻璃顺利安装,标志着T3航站楼的主楼工程,开始进入玻璃幕墙安装阶段,工程开始披上一件透明的外衣,机场的外形开始显露峥嵘。

艾未未:确实我觉得它非常的漂亮,同时具有很现代化,甚至有点未来主义风格。

周瑛琦:有人说,设计师永远都是完美主义者,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许多时候设计却不得不对施工做出妥协。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的设计师福斯特,曾经为伦敦设计了一座有名的千禧桥,这是伦敦跨世纪的建筑工程之一,福斯特本人也颇以此为傲,竣工前就经常对着媒体和民众侃侃而谈。但福斯特这个设计有个致命的缺点,它过于讲求艺术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工程的安全性。结果在桥通行的那一天,短短的桥梁一下涌入了两万多人,出乎意料的人潮,让千禧桥的缺点原形毕露,人群随着桥身剧烈晃动,惊恐取代了千禧年的喜悦。结果,伦敦政府毅然决定封桥,福斯特也为自己的设计向公众道歉,并最终对设计做出了修补。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修建过程中,工程也做出了类似的妥协,对设计师的原意做出了修改。

在首都新航站楼的规划中,福斯特出人意料的设计出一个巨大的月牙形的挑檐,它的覆盖面长达700米,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宽度,深度则达到了50米,而且没有任何的支撑,这是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但它实在是太大了,遮住了阳光,让建筑内部光线不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最终,工程做出了妥协,缩减了挑檐的长度,门口没有预想的壮观,但建筑并没有失去遮阳的效果,而且得到了充足的光照,其实,充分利用自然,这也是被誉为“高技派”代表人物福斯特的一贯主张,他讲求建筑的高新科技与地区文化、生态环境相协调。比如巨龙的“鳞片”--航站楼顶天窗的设计,其实就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也是有效利用阳光的一项巧妙设计。

外国专家 斐沃克:它从设计上确实是令人震撼的,包括建筑技术和建筑理念。

正是在这样不断反复的问题涌现与解决过程中,首都机场T3航站楼工程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圆满落成。从它的奠基到竣工,仅仅花费了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这也是世界机场修筑史上的新记录。北京由此获得了一座新的门户,奥运健儿们对北京的印象也应该不再局限于故宫和长城,而英国设计师福斯特的雄心,也在北京成功地由图纸最终变成了现实。

PTW董事 贝尔蒙:建筑能丰富一个国家的内涵,让这个国家知道,在一个时代,什么对于这个国家是最重要的。

福斯特:这座建筑将超越史上任何一坐机场,人们会从我们的经验中学习,我们一直就是机场设计的先锋,我们引领大家,并且做出变革。

精彩往期:

迪拜“王牌”:最奢华“第八大奇迹”

《筑梦天下》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六 13:00-13:25

重播:周日 03:10-03:35  22:30-23: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