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军事互信:如何实质性展开?
2009年08月27日 11:30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8月26日《震海听风录》节目:两岸军事互信:如何实质性展开?

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相比,目前两岸军事交流相对滞后。一年来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题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到底原因何在?军事互信两岸存在哪些思维误区?如何找到切入口?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三略研究院高级顾问徐光裕,国民党智库国安组政策委员、台湾前海军总部副总参谋长兰宁利作客“听风录”,探讨如何实质性展开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问题。

邱震海:两岸军事互信我们谈了差不多快有一年的时间了,然而到目前为止却还没有见到任何具体的成果,这里面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解说:两岸军事互信是最近一年两岸间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话题的提出最早是在去年9月初,当时《中国评论》杂志在台北举行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台湾海军前副总参谋长国民党智库国安组政策成员兰宁利中将提出两岸应建立军事互信。

去年9月下旬,兰宁利中将出席《震海听风录》节目,并与大陆学者李家泉展开对话。将近一年来,关于军事互信的问题,在两岸基本上已不存在争议,双方都大致同意在政治互信逐渐建立的过程中,应以军事互信来逐渐促进政治互信的建立。

但一年来两岸军事互信却只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双方虽有些退役将领的联谊和学术往来,但与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却仍有很长一段距离。与此同时,在台湾“八八水灾”,大陆直升机援台问题上,双方还出现了一些摩擦,集中折射了双方仍严重缺乏战略信任。

邱震海:好,有关这个问题,在台北现场,我们首先是请到兰宁利将军。我们知道去年9月底,您首次上我们《震海听风录》节目,当时当我们首次谈两岸军事互信的时候,似乎这个概念对许多人来说也是匪夷所思的,那么这一年应当说这个概念至少不是那么敏感了,大家也认为两岸军事互信可以谈了。但这一年似乎是“只听雷声,不见雨滴”,从您在台湾内部的解读来看,而且你是当时提出两岸军事互信的几个主要的人物之一,您怎么样解读这里面深层的原因?

兰宁利(台湾前海军总部副总参谋长):这里边,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因为台湾这边,我们认为我们岛内的民众需要教育。就是说这一个讯息要透过大众媒体在台湾内部,要让大家产生共识。我后来也跟很多大陆的朋友见过面,谈过这个问题,大家都觉得有非常强的急迫感。

两岸隔膜已久磨合需要时间

兰宁利:但是我跟各位讲,因为我们过去两岸分隔已经超过60年,而台湾在过去,一些政客他们在执政之下,他们推动所谓“本土化”这种意识将近也20年,就是说你要很快的说在一年、几个月之内让这些人都把这个错误,或者歪曲的一些观念把它抛掉,迎接一个新的概念是很困难的。这一点我必须承认,就是说在我们这里,我们需要来宣传这件事情,就是让老百姓知道真正的未来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台湾须改变民众模糊观念

兰宁利:第二个原因,就我们比较专业的立场来看这个问题。我必须要跟各位明讲,就是说我们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大陆上有很多朋友,其实2004年我就在跟有一些朋友在谈这个问题,他们一直很坚信一点就是先要有政治互信,然后才能谈军事互信。

大陆:政治互信须为前提

兰宁利:那么我们就认为说如果任何事情把政治互信摆在前面,或者把一些政治的原则摆在前面,下面很多事情就谈不下去了。

兰宁利:所以在这个状况之下,我们非常高兴去年年底胡主席他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一个声明。他用了一个句子叫“国家未统一前”,用这个句子可以代表现在状况的特殊,他也特别把军事互信加了安全两个字,我认为他这是对台湾释放一种非常强烈的一个善意的表示。

“胡六点”对台释放善意

兰宁利: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两岸在谈军事互信,有别于跟其他国家在谈CBM,那些东西跟我们这个是不一样的。这样子陆续从元月份开始,我们也感觉到有很多大陆的朋友,大概政治的议题这一部分,大家就不再提了。

大陆逐渐不再执着政治议题

兰宁利:其实我觉得大陆的朋友不要那么斤斤计较这个政治互信。我们中华民国的政府在非常坚决的在执行“一中宪法”,就是一个政治互信的表示,就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表示。我觉得这件事情,我们执行“中华民国宪法”的话,“一中宪法”,这就说明了一切。

执行“一中宪法”展现政治互信

兰宁利:所以我觉得我们这里还需要一些给民众的宣传,我们不能讲教育,就是宣传。另外我们也希望配合像大陆很多一些措施,譬如说马总统提到说是不是可以先撤飞弹。其实撤飞弹这个议题大家都知道,那个军事上没有意义的,以我从军事的观点来看,这个江西乐平的飞弹撤了以后,也得回来,因为铁道的支线就在营区里面,所以说这个对台湾老百姓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震海听风录》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  周三 19:20-19:55

重播时间:  周四 11:25-12: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