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共两党“同”在何处?
邱震海:关键这个“同”,相同点到底在哪里?有关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请出三位嘉宾,三位好。这个民进党跟共产党之间,到底有没有“同”?如果有的话,这个相同点到底在哪里?三位的理解怎么样?洪先生?
洪奇昌:我想基本上今天台湾跟大陆,如果要交流的话,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经验?过去我们提供了一些经济发展的经验。但是在未来我们可不可以在农村的发展上面,因为台湾也是经过了一个农业转型到工业,而且农村还维系着相当的和谐的一个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经济也是相对的稳定,那么我们在农村,台湾的农业跟大陆的农村之间一个相互的交流跟合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可考量的。而台湾的一个宗教的开放跟自由,这个也是可以跟大陆这边来交流。另外我想江小姐在这个地方知道,台湾的每次的选举,香港这边很多民间的团体,甚至政党,他们也到台湾来考察台湾的民主的选举机制。当然我们知道大陆的民主要发展,还必须要逐步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一个民主的制度。那么到底在民主的运作上头,有什么可以交流的?
两党接触:从实际交流面开始
洪奇昌:我觉得我们现在应当是从这种实际的操作面,从教育、文化、宗教、民主,甚至在一些媒体新闻,这种开放的层次上面,相互的做一些交流。我觉得这样子的话,因为民进党所有的党公职人员,我们都参与在各个不同的,在公民社会不同的阶段当中,我们都是参与者。我们期待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经验,跟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的朋友,我们来进行对话跟沟通。
尊重现实有利于拉近距离
邱震海:其实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共产党之间,当然首先一个是人,注意人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有基本的需求,基本的经验。第二就是要求大陆,一定程度承认台湾的政治现实,这两点你觉得大陆方面如何回应?
李家泉:我想刚才这个“同”,我们已讲完了。“同”我想应该讲,要按照我的认识,可以归纳为这四个字,一个是“人”,刚才洪先生已经讲了,“人”应该是人民。
民共对话以人为本
李家泉:人民至少应该是多数人民,不能是少数人,那就说人民,那不行。为人民的福祉,为人民的利益来服务,第一点是人。
第二点是“和”,你假设说现在的两岸来讲,从民进党跟共产党来讲,也要讲“和”,也要和为贵。
消除对抗以和为贵
李家泉:不能老搞对抗,我主张是和,就第二个字。第三个字就是“经”,“经”刚才洪先生也讲到了,经济嘛,农村,不仅是农村,其他的方面,经济也可以。
李家泉:经济发展,就经济合作,包括农村。第四个字就是“文”,文化,文化上应该讲,台湾文化跟大陆的文化。
李家泉:有很多讲,不管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相同的地方很多。我觉得现在这一方面,就是这四个方面,那就是“同”,我们应该力求“同”,文化意识。
江素惠:对,我想从香港来看两岸,最重要的就是说,今天北京应该对台湾民主的进程是认定的,那么也就是从国共的论坛,国共的平台操作上,我们看到了蛛丝马迹。那么最主要的说,对台湾的政治生态,以及台湾的国际政治现实下。
江素惠:那么北京可以认定到什么程度?对于这个两岸的框架,那么如何来架构?我想这个是蛮重要的,也就是说,也能够包罗到民进党的声音,跟民进党的意见。
两岸政治框架牵扯绿营民意
江素惠:那么刚刚洪奇昌委员说,在两岸文化、在农业方面,以及各个层次方面的一个合作,这个是可行的。那么民进党也曾经提到说,像吕秀莲就说,这个大陆是远亲近邻。那么你就应该要敦亲睦邻,能够相互的来往。更何况在今天的国际政治新现实的情况下,跟大陆接触来往,我想这是一个大势所趋,也是一个民意的主流。
民进党与大陆交流乃大势所趋
江素惠:那么我们最主要的就是说,两岸已经开始了,开动交流的列车。那么国共的论坛、平台也都交流的很好。那么现在两岸也就是说,就各个方面的一种交流的展开,包括现在最重要的是农业经济的一个展开,我觉得民进党,可以放开脚步不要自我约束,而能够加入交流的洪流。
邱震海:好,非常感谢,在大陆的共产党和台湾的民进党之间,究竟能否建立一种对话沟通的平台,或者至少是某种机制?那么最近几天在节目之前,我们在凤凰网上,做了一个民意调查,给了几个选项,其中一个选项是,你是不是认为在一到两年之内,在两党之间有可能建立一种对话的机制或平台?让我们出乎意料的是,绝大多数的在全球的华人观众当中,都认为在一两年之内,两党,在大陆的共产党和台湾的民进党之间,有可能建立这么一种机制,由此可见这也是一种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所以正是为了这个,着眼于两岸关系的大局和长远,人们才有必要去逐步推动这一对话平台的建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相关新闻
编辑:
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