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中国奥运冠军群星璀璨。8月29日中国奥运冠军代表团访港这是奥运冠军在香港的首次亮相,凤凰卫视独家群访最传奇的团队中国体操男团。这支金牌队伍有着怎样非凡的心路历程?《小莉看世界》带您走进体操冠军的心灵世界。
2008年8月29日,国家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抵港,进行3天主题为“奥运精英汇香江”的访问。奥运金牌健儿与香港市民零距离接触,各路英雄尽显身手,8月30日,在湾仔伊丽莎白体育馆,体操男团的表演不时将活动推向高潮。在访港活动的间隙,奥运体操男团的小伙子们在教练黄玉斌的带领下,在凤凰卫视香港总部,接受了我们的独家群访。
吴小莉:2008年8月12日上午,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揭开战幕,经过全队努力,中国队夺得了金牌。在捷报频传的奥运赛场上,这块金牌很快就被中国奥运军团的夺金狂潮淹没。但是这块金牌所包含的曲折、努力和坚忍却创造了中国奥运代表团最为传奇的团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体操男团的黄金一代,为中国队斩获了为之奋斗了20年的奥运金牌,然而仅仅四年之后,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小伙子们却频频失误,这支最为精良的队伍却获得了历届奥运会比赛的最差成绩,被外界戏称为“摔跤队”。在北京奥运会上,跌倒在雅典的中国体操男队以不可阻挡之势重登世界之巅。以7.25分的优势夺冠,冠亚军间如此悬殊的差距,在体操史上极为罕见。这个不可思议的优势,不仅创造了奥运会体操赛场的一个传奇,也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体操男队的王者归来。
邹凯 邹凯年纪不大魅力不小,他是中国体操男队出战北京奥运会年龄最小的运动员,20岁的他居然以“黑马”的姿态出人意料的追平了李宁在24年前所创造下的一届奥运会勇夺三金的记录。
李小鹏 李小鹏,中国体操“李家军”的第五代接班人,总共收获16个世界冠军,在本届奥运会上,他终于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跨越三届奥运成为中国体操历史上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选手。
陈一冰 绰号吊环王,是中国队北京奥运获得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在团体赛上,作为第一个出场的运动员,他被队里寄予厚望,然而发挥一向稳定的陈一冰,却出人意料的发生了失误。
杨威 全能型选手,81年以来历史上首位蝉联世锦赛体操个人全能冠军的男选手。
黄旭 中国体操男队的老队长,是中国男队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
肖钦 16岁时在世锦赛一战成名。在雅典之后的四年时间里,肖钦牢牢坐稳了鞍马王的宝座,逐渐成为中国体操男队的核心之一,并且也成为了中国体操队一个稳定的夺金点。
在北京奥运的男子体操团体赛上,当首个上场的陈一冰出现失误之后,杨威以15.425分的成绩不负众望,稳住了局势。随后出场的邹凯更是以平稳的心态,获得了15.925的高分,此时中国队在第一项比赛中仅仅落后日本队0.05分,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但是在随后的第二项鞍马比赛上,第一个出场的黄旭在落地时出现了问题。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体操男团全军覆没。那次失利犹如一场噩梦,一直缠绕在中国体操队教练黄玉斌的内心深处。2008北京奥运男团比赛已经进入第二项,面对赛场上出现的失利,此刻人们担忧,雅典奥运上的那一幕是否又将在北京奥运会上重演。
黄旭鞍马失误后,杨威出场,他以稳定的发挥再次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最后出场的肖钦更是以16.100分把团体的分数提高了一大截,两轮过后,中国队以0.18分稍稍落后于日本队。在第三项吊环比赛中,老将黄旭一甩先前失误的影响,非常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动作,获得了16.000的高分,给中国队的选手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上场的杨威和陈一冰也没有让自己的动作出现任何一点点的问题,中国队的竞技状态完全被激发出来。本轮过后,中国队反超日本队,领先1分多。在随后的跳马项目上,中国队发挥出色,而李小鹏更是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目前体操界难度最高的动作李小鹏跳。最终中国队以压倒性的优势在这一轮完胜日本队。
在后面的比赛中,中国队用精彩的表现将比分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当中国队的最后一名选手邹凯挂上单杠时,中国队领先日本队已达6分之多。这时候,所有人都明白,只要邹凯不失误,这块被中国队热盼了四年的男团体操金牌将是中国队的囊中之物。邹凯终于不负众望,稳稳落地,为中国队取得团体冠军拿一下了最后一城。
1984——2000年,在中国体操男团历届奥运鏖战里,2000年悉尼奥运会也许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李小鹏领军一批新人担纲主力的中国体操男队夺得冠军。这是当时中国体育史上除了中国女排之外取得的第二块团体金牌,也让中国体操男队在奋斗了二十年后站到了世界体操之巅。
在2004年以前,围绕着这些男孩子们的是鲜花和体操带来的快乐。2004年雅典奥运会,由李小鹏、杨威、黄旭、邢傲伟、滕海滨、肖钦组成的中国体操男队出战本届奥运会,目标是卫冕冠军,延续辉煌。然而现实却与小伙子们开了一个冷酷的玩笑。在这次比赛中,无论是新人还是老将,频频出现失误,最终中国队无情的的被甩到了第五。这支中国体操最为精良的部队被外界戏称为“摔跤队”。
下一页 “颓废一代”如何再成“黄金一代”
相关新闻
编辑:
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