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通胀迷局:从天堂国到1亿元1个鸡蛋
2008年07月28日 11:07凤凰网专稿 】 【打印

从非洲“发展的样板”到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国家

在津巴布韦的政治舞台上,穆加贝是个旗帜性的人物。1980年,他领导津巴布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并出任总理,成为当时全球瞩目的英雄。1987年津巴布韦改选,他当选总统一直连任至今。

九零年代由于津巴布韦骄人的经济发展成绩,穆加贝被英国《新非洲》杂志评为“非洲最杰出的领导人”。然而在随后的发展中,津巴布韦的经济却一路下滑。2008年7月16日,津巴布韦官方自今年2月以来首次公布津巴布韦现今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2200000%。这无疑让津巴布韦成为当今世界上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国家。

吴小莉:回顾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后,穆加贝吸取独立非洲国家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建立混合经济,大力引进外资,促进种族和解。使津巴布韦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4%,这是当时非洲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而津巴布韦也成为当时非洲主要粮食出口国,并且也是当时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这个国家一度成为非洲“发展的样板”。

但是1979年穆加贝在英国伦敦签署津巴布韦的独立条约“兰开斯特协议”时,就白人殖民掠夺的土地问题上,没有要求对白人所占土地进行无偿剥夺,而是承认通过赎买的方式来解决,并且10年内不实行土改。虽然这一举动体现了穆加贝借此推动种族和解的良好意愿,但是这些规定也捆住了他的手脚,客观上承认了白人殖民者对土地占有的合法性。这一不触及白人农场主利益的温和的土地政策,为日后危机的出现埋下了一大隐患。

有观察家这样说,在整个80年代,穆加贝仍然是那个为梦想和工作而奋斗的人,他实现了将国家优势保持下去的承诺。根据世界银行在1995年的统计,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津巴布韦每1000名新出生的婴儿中,死亡率从86%下降到49%,而津巴布韦的文盲率从独立前的国民中的大多数降到了15%以内。他提倡和平与合作,敦促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和平相处,因此他被西方赞扬为“非洲最杰出的领导人”,但是这种状况在1997年突然发生了变化。

1979年英津双方在签订《兰开斯特宫协议》时,英国撒切尔政府承诺分期拨付4400万英镑给津巴布韦,作为对津巴布韦“不土改”承诺的补偿,但在1997年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布莱尔政府认为英国“没有义务”支付这笔开支,并停止支付。如此一来,从财政上,穆加贝无法一面维持白人农场格局,一面确保黑人贫民的温饱,而且长期积累的为争取国家独立而战斗过的老兵们要求得到工作和土地的不满情绪也带给穆加贝很大的压力;2000年3月,在政府的默许下,津巴布韦老战士强行占领了1200个白人农场,使得津巴布韦土地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2000年6月,津政府启动“快车道”土改计划,规定白人农场主只能拥有一个农场,其余安置无地农民和退伍军人。

2000——2002年,围绕土地问题,白人和黑人爆发多起暴力事件。

2002年5月,津通过一项法律,限令2900名白人农场主在45天内交出土地。

2002年10月,980多万公顷白人土地被征收,26万户黑人农民得到安置。

吴小莉:有一段文字这样描述当年津巴布韦土改时老兵和农民们的心情,说他们踩着铿锵有力的非洲鼓点,唱着独立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跳着狂热奔放的舞蹈,来抒发内心胜利的喜悦。随后,他们砍伐树木,以树桩做标界,自行将土地分配。土地回到津巴布韦人民手中以后,津巴布韦与西方的亲密关系也宣告终结。连续不断的国际制裁和掌握了土地却缺乏技术及管理经验的情况使津巴布韦的经济迅速衰退,陷入极度困难。

昔日的“南非粮仓”,现在有近1/4的人口处在严重饥馑当中。2200000%的通货膨胀率已是当今世界的最高数字,然而这个数字还可能每天都在增长,在津巴布韦经济最为富裕的八九十年代,不到一津元就可以兑换一美元,而现在的津巴布韦,津元兑换美元的黑市价格是4000万津元兑换一美元,实际上1亿元也仅够买一个鸡蛋。

现在津巴布韦的很多超市都有一个共同点,货架上几乎都没东西卖,有些商店还开门,但许多商店都关着门。

记者:今天有什么东西卖吗?

店员:今天什么都没有。

记者:他刚说什么都没有,今天什么都没有?

店员:没有,只有这些小面包。

这些小面包是今天烤的少量面包的一部分,因为数量太少,所以大部分连货架都没能放上。

记者:上一次有面包卖是什么时候?

店员:一个月之前吧。

查尔斯·穆帕弗(布拉瓦约市议员):这是我市最繁忙的一些商店,平时向市民提供各种商品,人们想买什么都到这儿来都能买到。但现在不行了,洗衣肥皂买不到,洗澡用的香皂也买不到。

记者:最后一次能买到牛奶是哪天?

店员:两个月前。

记者:两个月前?超市里最后一次能买到肉是什么时候呢?

查尔斯·穆帕弗(布拉瓦约市议员):也是两个多月前的事。现在想买牛肉简直是做梦,想在哪儿买鱼简直是做梦,想在哪儿买鸡简直是做梦。

这些妇女来搜索一切能买到的东西,但她们不抱太大希望。

妇女:什么东西一来了就排长队,我身上抱着小孩,他们还推挤我。我什么都买不到阿。到最后如有好心人帮忙,他就会说来带着你的孩子过来。

查尔斯·穆帕弗(布拉瓦约市议员):什么原因造成这么长的队呢?因为什么东西都奇缺,牛奶来的那么少,人人都争着买牛奶。

妇女:不管来什么货都要排队,来了什么货都要排长队。我在这儿能买到的少量东西,有水蔬菜和可装在推车上的塑料水桶,价格是100万津巴布韦元,几乎是初级店员一个月的全部工资。

目前津巴布韦的保安员平均工资是每月200万津元,教师平均工资是每月250万津元。这币钱在津巴布韦能买到什么呢?250万津元大致够一家四口在快餐店吃一顿鸡肉加土豆片的快餐。

营养不良和水污染在伤害着百姓的健康。

坦达扎尼医生:可以说两个月来看病的人中,约有50%患的都是痢疾,有时75%都得痢疾上吐下泻。

不敢报真名的坦达扎尼医生开了一个私人诊所,病人即便有足够钱请他看病,但因为医疗用品奇缺,他也跟许多医生一样爱莫能助。

坦达扎尼医生:主要的困难是作为专业医生,我们治病需要医疗工具,需要各种注射液和药品,随时需要手套、注射剂、注射器等等。但这些东西都很缺,有时病人来了急需抢救,我只能干着急却毫无办法。因为必要的医疗用品我都没有。

在这家公立诊所里,因为门诊费维持很低,人们还能付得起看病费。但药物他们就买不起了。这是数量有限的药品存放库。

护士:正像我刚才说的,我们没有多少药了。清单上列的大量药品我们都没有。

吴小莉:自2000年起津巴布韦受到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实行的经济封锁,要求其尽快偿还外债,从而造成外汇、燃油和电力的严重短缺。不仅西方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停止了援助,其它许多国家也不敢或不愿与津巴布韦进行正常的经贸交往。

而土地改革造成的农业衰退以及西方的制裁对津巴布韦经济产生了非常致命的负面影响。大批白人农场主的出走或撤资,打乱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黑人农民又因缺乏资金和基本的生产资料,加上农业生产缺乏原来的规模效应,使得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一落千丈,再加上连续遭遇旱灾,粮食严重粮食歉收,更加让津巴布韦的经济雪上加霜。

玉米粉是津巴布韦人民的主食。在这所学校里,和全国各地学校一样,孩子们吃的都是用玉米粉熬成的粥。对这儿的许多小朋友来说,这可能是今天他们一整天的饭了。校长同意接受我的摄影采访,但不愿暴露他的身份。

校长:孩子们饿着肚子来上学,有些孩子一身脏,因为肥皂太少,水源也很不稳定,经常停水,所以孩子们没有洗澡也被迫上学。

在这所学校里,国际慈善机构提供了玉米粉。但玉米粉还需要煮熟才能吃,现在连电都几乎不存在,他们只得烧木柴来煮了。

校长:我们有困难,木柴一旦烧光了,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很难办了。因为提供玉米粉的非官方组织无法不断向我们提供木柴,一旦木柴烧完了,而学校又需要用那么多钱来买木柴,那我们学校就很难运作了。

政府把不能喂饱人民的责任推到干旱灾害上,但多年来政府一直在没收白人的农场,让缺乏经验或设备的黑人来经营。眼下有个谣传,说新的玉米粉已经运到,突然之间到处都是排队的景象,粮店里的经理感到很紧张。

记者:对不起先生,我只想查实玉米粉的情况。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卖呢?

粮店经理:我想10到15分钟内就可以开始卖了。消费者不能进入粮店里买,只有员工才有这特权。

而玉米粉是永远不够多的,饥饿随时会酿成暴力,恐惧感笼罩着整个粮店。

记者:你在买玉米粉吧?是为你自己买的吗?

妇女:是的。是为我家人买的。我至少得要买10公斤才够吃一星期左右。然后再来排队买。

当大门打开时,出现了新的推挤抢位置的现象。这种情况只可能越来越严重,因为援助机构已经预告说,由于粮食歉收,此后数月粮食供应将会更紧张。

戈登·莫约(政治分析家):在我看来,经济已经完全崩溃了。

记者:那么说不是经济面临崩溃,而是经济已经崩溃了?

戈登·莫约(政治分析家):已经崩溃了。只有那些人说将要发生崩溃,但事实是崩溃已经发生了,因为我们什么都维持不了了。各家各户一整天两三天都没饭吃,没有水喝没有电,政府什么都提供不了。

戈登在布拉瓦约市一家私人智囊公司工作,他说现在人们还能幸存只有一个依靠那些离家在外国打工的亲友从外面汇来的钱度日。

戈登·莫约(政治分析家):津巴布韦有500万人在国外定居,在南非博茨瓦纳美国和澳洲等国,就是靠这批人的帮忙,才使他们能够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否则的话,在国内没有什么可依靠的。

吴小莉:经济日益滑坡,通货膨胀已如脱缰之马,昔日的“南部非洲面包篮子”变得弱不禁风;黑人选民从困惑到冷漠,又从冷漠到抱怨,最终被有意无意地引向愤怒;外部环境渐趋恶化,西方殖民种族国几番鼓噪之后,津巴布韦在国际舞台上屡屡成为遭抨击的对象;有着西方支持背景的反对派火借风威,逐渐成势,至今已具有变天的能量;渐显孤独的穆加贝不甘示弱,仍然打起精神迎击挑战,但终显气力不支,且常常出招后反遭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下一页 穆加贝政府如何让津巴布韦经济起死回生?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