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2009年06月27日《问答神州》:问答林文漪
主持人:吴小莉
嘉 宾:林文漪(台盟中央主席)
林文漪谈奇怪童年:没有亲戚往来
吴小莉: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年少的时候的某一次回家探望之后就再也无法重回故土,他们从此与家人天涯两隔,音讯全无。一道浅浅的海峡把他们所有的思念、惆怅和期盼都化为了浓浓的乡愁。他们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他们来自台湾,成长在大陆,有很多人此生当中都没有能够再次回到故乡,见到父母。在那些与亲人音讯隔绝的岁月里,他们曾经经历过怎么样的艰难心路?而在当今的中国政坛上,由这个群体所组成的八大民主党派之一--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又在发出着怎么样的声音?带着这些提问,2009年的6月一个午后,我来到了位于北京景山脚下的台盟中央与林文漪主席有了一次相约问答。
解说:林文漪告诉我,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最初创建于台湾光复之后的1947年。那一年的二月,台湾曾经爆发了反对国民政府专制统治、反对内战的“二、二八”起义,在起义被镇压之后,一批当时的起义领导人随即辗转香港,建立了这一个组织,1949年6月,台盟作为一个党派加入了新中国政协。如今,台盟在中国一共有盟员2300多人,全部都是生活在大陆的台湾籍人士。
吴小莉:我记得您这办公室里头有个台湾地图。
吴小莉:您的家乡在哪?
林文漪:我家乡在台南市。
吴小莉:现在还找得到吗,父亲的出生地?
林文漪:就在台南市。
吴小莉:现在老家那还有一些亲戚朋友?
林文漪:亲戚很多啊,我们所有的林家的亲戚都在台湾呢,或者有一部分到了美国,只有我父亲一个人只身来到了大陆。
解说:林文漪告诉我,就像台盟的第一批老盟员一样,他的父亲也是在青年时期就离开台湾,来到了大陆。
吴小莉:您的父亲可以说是台盟的老盟员的典型的缩影,在很小的时候可能不到20岁就到了大陆来求学,当初是怎么能够申请成功到厦门去留学的?
林文漪: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住在台南市的,所以父亲也在台南长大,但是那时候是日据时期,我想他作为一个中国青年,他过的不愉快,他在老的时候跟我说,他说我不想老讲日本话,我也不想给日本人当兵,所以我一定要到大陆来,这样呢,这个其实家里是蛮支持他的,于是他就只身一个人到了大陆,他来到大陆是身无分文,所以他就到了厦门的集美学校读书,集美学校是爱国华侨陈嘉庚所办的一个学校,它是不收学费的,父亲在集美中学读完了以后然后就北上,他到了协和医院,他考中了协和医学院,后来在协和医学院毕业以后就成为了一名医生,一位医学博士。
解说:林文漪说,在协和医学院里,他的父亲与来自浙江杭州的母亲相遇相知,并结为夫妇。1944年,林文漪出生在山东青岛。
吴小莉:但我们知道您是在山东出生的,在青岛。
林文漪:珍珠港事变以后,因为协和医院是美国人办的嘛,所以日美宣战了,这个协和医院被日本人关掉了,那个时候我父母都是协和医院的医生,他们被迫到别的地方去找工作,他们到了青岛,那时候青岛还是比较缺医生的,他们就在那安下家来,我就生在青岛了,
吴小莉:您自己出生长大都在中国的北方,但是您知道您自己的祖籍是在哪里,从小父母亲有跟您说吗?
林文漪:我小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台湾人,我觉得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生活很幸福,家庭也很幸福。但是我就有一件事觉得很奇怪,就是别的小朋友都有老家,有爷爷奶奶,为什么我没有呢,从来没去看过爷爷奶奶,而且我们也没有亲戚,逢年过节的时候,别人家都是有亲戚往来,非常热闹,只有我们总是自己一家人,所以我觉得有点奇怪,我拿这个事情问我父母的时候,他们都含含糊糊的就支吾过去了。
吴小莉:为什么呢?
林文漪:因为那时候两岸关系很紧张嘛,这个政治对立,军事对峙,所以父母可能也不想让小孩了解这些事情,觉得很难给他们讲明白,也不愿意小孩增加很多的心理负担。
解说:然而,在林文漪父亲的内心深处,即便当时已经和亲人断绝音讯多年,但对于家乡的思念却从来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化。
吴小莉:那个年代是音信全无的,而且可能那时候台湾的家里人也不知道你父亲到底是生是死,在哪,可能也都不清楚。
林文漪:不知道,我到台南的时候,晚上和五叔聊天,然后五叔就跟我说,他说有一年,他说忽然听说在香港有一姓林的医生,怎么样怎么样,说来说去年龄啊什么都和你父亲挺符合,我们以为你父亲到了香港了,马上派家里人到香港去看,一看又不是,特别的失望,所以一直到了八十年代大陆改革开放以后,这时候我的在洛杉矶的堂姐就托一个朋友到北京来打听,有没有一位姓林的医生,怎么样怎么样,幸而我父亲在北京医学界还有一点声望,所以居然就打听到了,当时真是狂喜啊,他们非常渴望见面,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父亲不能去台湾,他们也不能到这来,所以他们约在洛杉矶,我的堂姐家里见面,而且我们在美国的所有亲戚,都集聚在了(洛杉矶),来看望我父亲。
下一页 林文漪:回台南 只记住了墓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