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1956年经济建设反冒进
2009年04月16日 11:44炎黄春秋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何亮亮] [腾飞中国] [冒进] [炎黄春秋] [周恩来]

正在加载中...

“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

毛泽东的提法,周恩来最初也没有不同意见,他表示: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农业十七条》是“一个推动力量”,政府的各项工作受到推动后“变化很大”,促使其他部门也开始改变远景设想中的一些指标,如钢由1800万吨修改为2400万吨,我们原来设想在三个五年计划中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现在有可能加快这个速度,提前完成”。

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正式确定:“把反对右倾保守思想作为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问题”。

人们是在一片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声浪中进入1956年的,从这年1月开始,中国人民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1956年1月1日,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审定的《人民日报》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在1953年所规定的过渡时期总任务都将被提早完成。社论预言: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只要到1956年秋天,我国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并且在那时以后的不多几年,基本上实现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

社论用“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这类豪迈的语言,来赞扬全国人民急于想建成社会主义的心情。

当月,在全国农业合作化的高潮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简称《农业四十条》)。《农业四十条》要求,到1967年,粮食、棉花产量分别要由1955年的预计数3652亿斤、3007万担增加到10000亿斤、10000万担。这就是说,每年要分别以88%、105%的速度递增。

应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12年内是无法实现这些高指标的。

农业远景计划中的高指标,迅速波及到工业、交通、文教等部门,催逼着它们必须相应地修改1955年夏国务院在北戴河所确定的比较接近实际的各项指标,并据此编制整个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计划。

这股风一吹,1955年9月22日中央各部委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的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控制数字,一下子被突破了,正在编制的各项指标被不断加码。

到这个时候,主持政府经济工作的周恩来和陈云等人,开始感觉到局势发展的严峻性。为慎重起见,他们进一步冷静思考、周密计算,结果却是严重的不尽人意。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各项指标都过高,这将给经济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

周恩来和陈云是党内较早地察觉到急躁冒进倾向的领导人,他们预感到,一个盲目冒进的局面正在形成。

《腾飞中国》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 13:25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