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1956年经济建设反冒进
2009年04月16日 11:44炎黄春秋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何亮亮] [腾飞中国] [冒进] [炎黄春秋] [周恩来]

正在加载中...

毛泽东和党的某些领导人头脑开始热了起来

这种把党内在合作化速度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当作右倾机会主义来批判的做法,无疑将助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急躁冒进情绪。

对那种盲目乐观、急躁冒进倾向的逐渐滋长,周恩来不是没有担忧的。

11月31日,周恩来出席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进一步讨论加快各项工作的速度,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在大好的形势面前,毛泽东和党的某些领导人头脑开始热了起来。就在这次政治局的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表示:我不相信搞工业、农业,比打仗还厉害。

毛泽东想通过批判党内在农业合作化速度问题上的“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张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意见,来达到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目的。他设想,到1956年,即可“达到80%到90%的农户入社”;农业合作化后,又“可以迅速发展农业”,“在其初建的一二年内,一般可以增产20%至30%,往后还可以保持一定的增产比例,比互助组高,比小农经济的增产率更高出很多”。农业生产“估计七八年后可以增产一倍”。

从农业合作化入手促使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这是当时毛泽东思考建设问题的主要战略意图。

在他的讲话中,表露了对建设速度的一种着急,他说:

在我们党内,特别是领导机关的思想,总是落后于实际。这种落后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反对右倾保守思想,这在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都是值得注意的。制定全面规划,接近人民群众,可以使我们打破这个思想落后于实际的状况。

12月27日,毛泽东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作序时,也充分表达了这种想法。毛泽东认定:

现在的问题是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却有很多人认为做不到。因此,不断地批判那些确实存在的右倾保守思想,就有完全的必要了。

毛泽东的这种急于求成的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是与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展起来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相联系的,也是与国际形势的发展相关联的。当然,毛泽东的这一认识,并不是他个人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党中央的共同认识。最初,周恩来也是同意这种认识的。

1955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要求继续在各项工作中反对右倾保守思想,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他还提出,党的八大的准备工作应以这一内容为中心。

下一页:“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