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日记:解密中苏关系如何恢复正常化
2008年11月04日 09:42新华社 】 【打印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禁用脚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较低!请点击这里获取最新版本。

1985年

出任中苏混委会中方主席二月十五日星期五天气转寒冷

今天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由我出任中苏经济、贸易、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中方主席。据悉,苏方55岁的部长会议副主席塔雷津任苏方主席,他是搞无线电专业出身。

赴莫斯科参加“葬礼外交”三月十一日星期一晴

苏共中央总书记契尔年科10日病逝,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新的苏共中央总书记。今天我在合肥参加治淮工作会议,突然接到通知,中央确定由我代表中国政府去莫斯科参加契尔年科的葬礼。

三月十二日星期二

上午9时半,从合肥机场乘专机回北京。经研究,在此次参加葬礼活动中,在适当场合会见苏联领导人。

晚上8时,在首都机场乘专机起飞前往莫斯科。代表团团员有副外长钱其琛、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戴秉国、中国驻苏联大使李则望(已在莫斯科)。吴学谦外长前来机场送行,苏联驻华大使谢尔巴科夫也来送行。莫斯科时间晚10时到达。苏联方面由一位部长会议副主席迎接,陪车的是外交部部务委员、第一远东司司长罗高寿(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显然是低调的。在车上,我告诉罗高寿,如能会见苏领导人,我有些信息传递,但没有指明要见谁。我觉得,中国已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一条线”的政策,改善中苏关系有利于增加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回旋余地。我被安排住在莫斯科旅馆,而不是政府别墅。

李则望大使告,美使馆说已到莫斯科的布什副总统和舒尔茨国务卿希望明天上午会见我。我们答复美方说,明天日程太紧,以后见面机会很多,这次就不见了。

法新社就我将参加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的葬礼一事评论说:

56岁的李鹏是搞经济和技术的,被认为是中国正在上升的明星之一。李鹏的参加既符合礼仪上的要求,又不会把中苏关系的水平提高。戈尔巴乔夫继任总书记不大可能预示中苏关系眼下就会发生变化,预料经贸合作将增加,两国将在关系正常化的缓慢过程中继续作出努力。

初见戈尔巴乔夫三月十三日星期三晴

昨晚莫斯科下了一场小雪,今天白天气温在0℃左右。

上午10时,我等一行去莫斯科圆柱大厅吊唁契尔年科,向其夫人表示慰问。12时40分,去红场参加葬礼,历时两个多小时。我们被苏联外交部礼宾司安排在资本主义国家行列里,坐在观礼台的右侧礼宾席上,而东欧和一些与苏关系密切的国家领导人则安排在左侧礼宾席上。我被排在美国副总统布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法国总统密特朗等人后面。

葬礼结束后,各国代表团成员鱼贯而入克里姆林宫,到乔治大厅等候与苏共领导人见面。队列前进速度十分缓慢,正在等得不耐烦之际,突然苏外交部中文翻译急忙找到我,说戈尔巴乔夫在等候我。他引领我们代表团穿过等候会见的队伍,引见了戈尔巴乔夫、吉洪诺夫、葛罗米柯和库兹涅佐夫。在会见中,我对戈担任苏联最高职务表示祝贺,并祝愿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巨大成就。新华社记者和多个国家媒体的记者作了报道。会见完毕,我们即赴使馆,在大使官邸休息。我睡了一觉,解除了疲劳。

在下午6时左右,接苏方通知,明天戈尔巴乔夫总书记要会见我。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