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先锋项南 “晋江假药案”蒙冤下台
2008年09月04日 10:13南方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何亮亮] [腾飞中国] [晋江假药案] [项南]

坎坷经历  赤诚为人

1989年3月27日下午,我和吴明瑜一起去胡耀邦家里探望他。耀邦语气沉重而严肃,足足谈了三个多小时。其中谈到项南,他说:“我没有保护好项南,这是我经常感到不安的一件事。”耀邦谈及此事,内心的痛苦和歉疚溢于言表。

后来我见到项南,把耀邦的话转告他。项南苦笑着说:“这也不能全怪他。他有甚么办法?他自身还难保呢。”还说,“耀邦是个好人,就是太软了。”耀邦的自责和项南的谅解,同样令人感慨。

他们两位,一位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一位是福建省委第一书记,我认为他们是当代中国最得人心的高官。从传统的“官场文化”来讲,他们似乎都不宜当官,因为他们都是性情中人,一颗赤子之心,有理想而无城府,重大义而轻自保,鄙视官场上尔虞我诈、趋炎附势的陋习。因此他们在为百姓兴利除弊的同时,必然要得罪官场同事的另类势力,以至于付出沉重的代价。

毫无疑问,胡耀邦和项南都是转型时期的杰出人物,同时又都是转型时期的悲剧人物。他们的命运具有同样的悲剧性质。这种悲剧,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艰难曲折和矛盾斗争。其中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历史内容,需要人们认真思考。

令人欣慰的是,人民已经对他们作出了公正的评价。耀邦在临终前不久的那次谈话中,曾对我们说到有两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有想到被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一是没有想到下来后“老百姓对我这么好”。这可以说是耀邦对自己一生政治生涯的深切感悟。身处高位,酸甜苦辣,虚虚实实,莫辨真伪。只有下来以后,老百姓的真诚拥戴,才是最真实的。李锐在给耀邦写的悼诗中说:“活在人心便永生”。这句诗,也完全适合于项南。

一位闽籍老华侨深情地评述道:“项公没有海外关系,也不是华侨亲属,可是他在华侨的心中,威信之高,无以复加!靠什么?靠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甚么是人格魅力呢?对于政坛人物来说,衡量其人格的高低,最重要的就是看它对人民赋予的权力持甚么样的态度,或者说,他有甚么样的为官之道。有高尚的人格,才有高尚的权力。省委书记是一方诸侯,位高权重。项南行使其权力时,首先考虑的,在于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倘若符合,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和阻力,冒再大的风险也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他毕其一生所创建的政绩,就是他行使权力的记录。

政坛人物的人格,还表现于另一方面:在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督下,他能不能自觉地限制自己所掌握的权力。苍天可鉴:项南的严格自律,已经近乎“洁癖”。他心存敬畏,不敢有私于家乡,更不给自己和儿孙谋私利;他奉行公道正派,不搞小圈子,远离低级趣味;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清廉如水……这些都早有公论,是那些蓄意整他的人也不得不折服的。

项南是闽西大山的儿子,出身于革命世家。父亲项与年是闽西最早的中共党员,母亲曾为革命坐牢,叔叔在白色恐怖中壮烈牺牲……正如习仲勋赞誉的,这个革命家庭“满门忠烈”。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和闽西苏区的环境里,项南自幼受到熏陶,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投身革命以后,项南经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的考验;解放后在团中央工作时又因真诚敢言,受到“留党察看”、降职降薪的严厉处分,被贬到农村劳动;调到农机系统工作后,他又为中国实现“农机化”而耗尽心血;在全民大动乱的“文革”中,他再度受到关押和轮番批斗……在中国,一个真诚正直、坚忍不拔的灵魂,总是摆脱不了厄运的打击。

坎坷的命运,并没有使项南变成一个意志消沉的懦夫,更没有使他变成见风使舵的“聪明人”。逆境的历炼,反而磨砺了他的思想,使他的人格更加升华。在“文革”即将结束、新时期开始那段时间,项南有机会先后考察美国及欧洲的现代资本主义,在强烈的对比中,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在与命运的碰撞中,项南积累了开拓创新、大展宏图的能量。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