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艺术30年 “谈裸色变”到“泛裸体”
2008年12月10日 11:56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正在加载中...

回溯二十年多年前“谈裸色变”的年代,追忆一本几乎改变了整整一代人艺术观念的书——《裸体艺术论》。

陈醉与“裸”——改革30年记忆片断

刘芳:至少是在金融风暴到来之前,中国的现代艺术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格外受追捧。而说到现在时的中国当代前卫的艺术作品,和八十年代的那一个时候可是有着很大的不同。至少有一点就是当下的中国人在谈到裸体艺术的时候,恐怕没有什么人再会觉得它是一件非常敏感新鲜的玩意。毕竟中国人是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洗礼,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你随便走进一家艺术展,就可能欣赏到很多非常杰出的裸体艺术的作品。然而这样的情况,在20多年前的中国可不是这样。当时的很多中国人,对于裸体艺术的杰作还是一无所知。今天的《事实·正前方》,就让我们一同回溯到二十年多前那个谈裸色变的年代,以及一本几乎改变了整整一代人艺术观念的书——《裸体艺术论》。

《裸体艺术论》

采访嘉宾: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郑荣来: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

杨飞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教授博导

解说:1988年,《裸体艺术论》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们纷纷抢购,小书摊上涨到30元一册。样书用塑料薄膜包着,翻阅一次要收5毛钱的折损费。在一些专业的书店,购买《裸体艺术论》还得凭工作证。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陈醉:尽管定价8元,但买书的人掏钱十分痛快,有这样的形容,文艺报的头版。那个时候50多块钱的工资,六分之一的工资去买,等于用我们现在的话去说,很贵了。而且一下子涨到30多块还是有人买。

原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 郑荣来:一个是新奇,一种猎奇的心理,另外深层一点,人们对艺术理论都想要了解一下,裸体还有艺术,艺术还可以论,一般的读者他是想要了解,各种不同心态来买这本书,都有。

解说:“裸”的字眼出现在公众视野,裸体艺术论销售红火,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裸体艺术就能被当时的社会全方位的接受。80年代初期,政治上开始思想解放运动、文化上掀起人文主义启蒙思潮,艺术领域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表现在视觉领域上,“星星画会”、“无名画会”和各种油画研究会兴起,各种艺术主张、大型展览活跃。然而公开谈论裸体或者是裸体艺术依然不是一件自然和容易的事。

当时经历过中国文化大革命的那一代人,很多人的脑海中对于文革的浩劫,阴影在许多人心中仍挥之不去,甚至在文革结束后快十年的1983年,又掀起了一场后来被称为“文革的回光返照”的清除污染的大批判运动。有人记得,重庆新建了一座桥,两边桥头设计了带有象征意义的《春》、《夏》、《秋》、《冬》四座裸体雕塑。这本来是一个很美的构思,不料引来了激烈的批评。其中最有趣的一条意见是:弄个裸体女人在桥头,司机不就把车开到河里去了?不得已,最后还是让她们“穿”上了衣服。

下一页:中国裸体艺术领域的先行者

延伸阅读:

1978-2006 中国性解冻纪实(组图)

单身农民工的“性”福夜生活 农民工性压抑

怀孕慰安妇被逼拍裸照 60年后痛苦回忆

从《男人装》到《花花公子》传媒到底有多开放?

网络“开放度” 肉体欲望补偿政治欲望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