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中国媒体的灾难纪念活动忽略哀悼本身
2009年05月14日 11:5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姜声扬] [时事开讲] [梁文道] [5·12地震]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 梁文道:我注意到有时候有一些媒体,或者有一些单位,他们可能会遵循一种,下意识的遵循一种过去我们常见的一种处理纪念活动,或者是灾难纪念活动里面的一种模式。什么模式?就是在过去,比如说吸取唐山大地震的经验,我们会发现,我们有这种习惯,就是我们往往会把这个天灾看成一个叫做?理解为叫抗灾,就是说天灾来了,然后我们强调的是我们怎么对抗它?然后这个时候重点就慢慢转移成,就是我们对抗的好不好,我们的对抗的行不行,我们对抗的,办的怎么样?再接下来就变成,是一种庆祝我们抗灾。

凤凰卫视2009年5月13日《时事开讲》节目

姜声扬:这里是《时事开讲》。昨天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在小喇叭的庄严肃穆的长鸣声中,响起了思念曲。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发表演讲,他说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完成重建工作。除了硬体设施的重建之外,还有哪些重建值得我们关注?我们请时事评论员梁文道先生来告诉我们。

梁先生,就在我们由衷的思念逝去同胞的同时,我们也知道重建工作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中国政府特别是国家主席胡锦涛他曾经提倡过政府要凡事以人为本。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用在灾区的重建上,有哪一些重建是属于以人为本的重建呢?

梁文道:我想首先要做到一点,就是因为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我们很希望灾区的灾民们,能够迅速的恢复一个正常生活。可是所谓正常生活的恢复里面,有几点需要注意。就是什么叫以人为本呢?就是要先考虑到这些灾民,他们未来的工作,他们生活,他们整个社区重建,他们的真实需要是什么?

灾后重建,谁是主角?

梁文道:那这个所谓真实的需要包括几点,一点就比如说,有一些丧失了子女的灾民们,他们心理上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我觉得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他们才是整个救灾,跟我们纪念活动里面的主角,而不一定是官员,甚至不是领导。为什么?虽然我们某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这场地震的灾民,但是他们是最直接的,第一线的受害者,所以无论是任何事情,都该要从他们的角度,他们的利益来出发。比如说如果他们要求要有更多的意见要表达出来,我觉得是不能够受到压抑的,就应该要有个更高的透明度,更好的一个论坛式的活动,去让我们所有的灾民能够充分的表达出来,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知道什么,他们说的话,我们是不是听的见?

我想这个透明度很重要,先要让他们有意见能表达,因为我们要了解我们去重建灾区,去帮助灾民,我们不能够凭着我们这些所谓伸出援手的人,或者救助者,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强加诸于他们身上,我们必须是考虑什么叫帮人呢?帮人就是你要让那个被帮的人,先说出他想怎么样,我们才去决定该如何去配合。而不是我们告诉他,你们该这样这样,然后要他们来配合我们的计划。

好,如果我们先确立了这样的一个大原则之后,我们就能够发现,我们现在有时候,有一些地方是特别需要慎重去考虑,第一在这些纪念活动里面,我注意到有时候有一些媒体,或者有一些单位,他们可能会遵循一种,下意识的遵循一种过去我们常见的一种处理纪念活动,或者是灾难纪念活动里面的一种模式。什么模式?就是在过去,比如说吸取唐山大地震的经验,我们会发现,我们有这种习惯,就是我们往往会把这个天灾看成一个叫做?理解为叫抗灾,就是说天灾来了,然后我们强调的是我们怎么对抗它?

然后这个时候重点就慢慢转移成,就是我们对抗的好不好,我们的对抗的行不行,我们对抗的,办的怎么样?再接下来就变成,是一种庆祝我们抗灾。

姜声扬:抗灾成功。

下一页:梁文道:地震旅行团把灾区变成旅游景点

<< 上一页12下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