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平:很好,我们不妨再把这个阶段做一个回顾,刚才讲1991年之前,应该说二战之后到91年之前,都是属于一个冷战的时期,因为二战之前就是热战,到了91年之前就是冷战。冷战是什么呢?两个集团意识形态的矛盾的对立,在欧洲的话就是华沙跟北约集团。
可是91年苏联解体之后冷战就结束了,我们把它叫做后冷战,这个后冷战应该说一直从91年到现在2008年。在这个18年时间中,意识形态对立的矛盾缓和的,不再那么强烈了,因为俄罗斯现在都搞市场经济了,它甚至在一定程度还走上民主化了。
但是在与此同时,地缘政治的摩擦跟矛盾开始出现了,大概我们讲的颜色革命,乌克兰、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或者中亚地区、高加索地区,就像地震的板块不断的在挪移,挪移中就产生了很多小小的地震。这些能量蓄积到2008年8月8日,终于爆发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地震,震度不下于北川,甚至还超过北川地震,这就展开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新的时代既不是冷战时期,也不是后冷战时期,而是一个我们不妨暂时叫它后后冷战,或者叫做新冷战,或者我把它叫做新世纪的冷战。我不想掉到名词的漩涡里面,但是我要说,为什么我们还是把它叫做一个冷战的概念?它毕竟还是两个大的形势的对立。
一方面就是俄罗斯,再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形势。在这个形势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有趣,在冷战的时候是两极,美、俄,到了后冷战的时期,我们就可以看到就变成一极了,因为那个时候美国就变得最强了,中国那个时候是在争论到底是一超多强呢,还是多极化。
后来也不要争论了,实际上就是一超多强,到了2001年布什总统上台以后,我看一超多强都不是了,都变成一个单极了,因为它是为所欲为,联合国都不看在眼里了。它是独行其是的单极世界,可是这个单极没有多久以后,它陷入到泥淖以后,欧盟也起来的,中国也起来了,就又变成一个多极。
但是这个多极彼此之间又没有一个很好的、互相之间的协调跟规范,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无极”。所以在2008年前后实际上是一个多极又是一个无极的状态,可是2008年刚才那个战争之后,我们现在看到浮现出来的一个情况,在这个多极中浮现了三个极。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俄罗斯,还有一个就是呼之欲出的中国,所以我暂时把这个名字叫做“三国演义”,新“三国演义”的形势开始出现了。
何润锋:您刚才使用的这个概念是“三国演义”,在具体讲一下这种所谓的三国博弈这种过程当中,各方他们分别有怎样的一种博弈逻辑?
石齐平:这个国际的战略形势就是不管你三方也好,四方也好,每一个都在计算我究竟该怎么做,我才能够在这个博弈中取得我最大的利益,降低我最大的风险。我们分别来看美国、俄罗斯跟中国应该怎么在这个形势下思考,我们首先看美国。
美国在目前的形势下可能有大概几个逻辑的选择,第一个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回到那个91年之前,它为什么能够把美国拖垮,就是因为打中国牌。所以它自然就会想到在这样一个形势下,我应该跟中国建立一个比较密切的关系,一起来对付俄罗斯,就是(鲶中之鳄),美国最容易想到的第一条路。
第二条路,美国也不是省油的灯,俄罗斯今天这样不给我面子,我还是有很大的实力的,我还是继续逼你我北约继续东扩,波兰、捷克的那个地方马上就签订。不但是如此,我还可以把矛头指向中亚地区,到你的南方去,到让你腹背受敌的地方去,甚至于还可以形成北大西洋的联盟,对俄罗斯造成一个更大的压力,这是美国选择的第二条路。
第三,万一美国发现到实际上俄罗斯好像确实是不容易对付的对手的话,它也可能寻求某种程度的妥协,跟俄罗斯进行谈判。我们现在重新划分一下,这块是属于你的了,我不来碰你的,但是这块你也不要过来,这是第三个选择。
到底是什么样要看整个形势的发展而定,我们再看俄罗斯,俄罗斯处在这个一个跟美国公开叫板的情况之下,它当然头一个想到的也是中国。看看我们是不是能够维持一个过去的陆权两大国的关系,共同来对付我们大家都认为应该是很讨厌的美国,这是第一条选择。
第二个,无论如何不能让中国跟美国合在一起来对付我,所以他也有可能想到第二个逻辑,就是要让你们能够分裂,制造你们的矛盾,让你们能够里间,被我里间,这是第二个选择。
至于中国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更多的可能选择就是冷静以对,冷静观察,保持冷距离,谋定而后动,左右逢源,这是中国可能会走的一条路。这就是在新“三国演义”下我们所看到的一个博弈逻辑。
何润锋:你刚才提到,中国的角色已经逐渐浮现出来了,在这场新冷战的战略形态下,究竟如何来研判中国所扮演的角色,稍后还要请您做具体的解读。
延伸阅读:
二00八“大历史”之中国篇: 过去七年中国拼奥运 美国拼基地组织
二00八“大历史”之两岸篇: 石齐平:台湾在中美战略中将渐渐边缘化
编辑:
陈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