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平:“房裂变投资”带来恐慌性购房潮
2010年04月16日 10:5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现象1.有人望房屋轻叹

石齐平:第二个就说我们还看到有一群人,他们买得起房子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采取了一项,叫做房分裂或者房裂解投资政策。这个话你们过去没听过的。

姜声扬:没有。

石齐平:核子分裂都听过了。

姜声扬:有。

现象2.有人将“房裂变投资”

石齐平:什么房裂解?就是说我今天买了一个房子,我买了房子以后马上就卖掉,卖掉我就拿了一笔钱了,对不对?这笔钱我就可以把它分裂为三笔,分成三笔买第二、第三、第四套房的首付。我先首付以后再贷款,所以这个现象是今天独有的非常特殊的现象。

所以这个现象我还注意到,它已经不光是一个一线城市了,它已经扩散到二、三、四线城市,等于相当普及了,所以买房地产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全民的运动了。而且这个现象不光是我们现在注意到,海外都已经注意到了,今天年初我们提过一个查罗斯的,查罗斯就指出中国有房地产大泡沫,而且比迪拜还要更严重,还有我们上个星期不是提过中国经济一个红色警报嘛。

杨娟:警示。

石齐平:其中第十条也指出这个泡沫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杨娟:所以怎么会发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您怎么解读这些意向呢?

石齐平:好,这就是我刚才讲的第二部分,我们从过去经验里面去找出问题的症结,我们看到去年庆祝中国“新中国建国60周年”,所以我们就看60周年。这60周年在房地产发展上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实际上是以1998年做分界的。

中国房市存在“结构性巨大供需失衡”

石齐平:在1998年之前有50年,对不对?这50年又分成两部分,一个前30年,就是改革开放前30年。基本上是计划经济跟公有体制。当时房子不是一个商品化的概念。

石齐平:当时房子是一个保障性的概念,就是我政府一定会保障你有房子,可是由于是计划经济跟公有体制在这个情况之下,生产力不高。所以虽然政府说愿意给你保障,但是保障的程度也不会太高。于是1999年改革开放邓小平说,我们现在要走市场经济跟多种成份走私有制。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经济的生产力提高了,可是当时所谓商品化的概念,只基于所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没有考量到房屋的问题。再说在那个时候,老百姓首先要满足的还是穿暖跟吃饱的问题。

姜声扬:温饱。

石齐平:也没余力去思考房地产问题,这个时候到了1998了,当时情况慢慢改善了,老百姓温了也饱了,开始去买房子了。这个时候房地产的政策也开始出来了,当时的第一次房改就走向市场化、产业化跟商品化,这个方向很对的。但是有一个情况,可能是过于严重的低估了,你看这50年都没有生产房子,在这个情况之下,你一旦通通把它市场化,你不要用脑袋嘛,你用膝盖就可以想到,在这个情况之下,这个房地产价格一定怎么样?飙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是这么一个过程,这就是今天问题的症结,就是中国有一个长期性的、结构性的、巨大的供需之间失衡的问题。

姜声扬:所以这也是专家所说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个巨大的硬需求。

石齐平:没错。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徐盼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