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2009年03月30日 10:51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世纪大讲堂] [王鲁湘] [佛教] [楼宇烈]

楼宇烈:这个禅宗里面有个非常典型的故事,这个禅宗里边的八祖,马祖道一,他在南岳衡山修道,年轻的时候,他就整天坐在那面壁,打坐,后来成为他师傅那个南岳怀让,他也在南岳,他路过,看到那个地方,怎么老有个年轻的和尚坐在那打坐,他就知道他已经是走入歧途了,所以他有一天他就搬了一块砖头坐在他的边上,使劲地磨砖头,咔哧咔哧,那个磨砖的声音是很难听的,就打搅了他那个打坐,所以他就很不高兴,马祖就很不高兴,他说你干吗,你在那磨砖,这个南岳怀让就告诉他,我是要把这块砖头磨成一面镜子,这个马祖道一就说了,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你这不是开玩笑吗,那么南岳怀让就回他一句话,那么你打坐能够成佛吗?你光坐那,能成佛吗?这个是很有名的一个故事。

所以禅是要打破各种各样的这种“执着”,要回归人的自然的本来的清静的本性,所以中国的“禅”的根本特点是这个。所以另外一方面,这个中国的禅,它就是来充分地来运用了大乘佛法中间的“中道不二”的方法,因为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把原来比较单一的来抽离我们的现实世界,去求一个清静的世界,这样一种所谓的以出世为主的这样一种倾向,把它进行了一个纠正或者是一个变化,一个发展,也就是这个通过“中道”的思想,“不二”的思想来强调世间和出世间,它不是截然的两个世界,不是对立的。你认识了世间的“信空”,放下了,你就出世间,所以叫做世间,出世间,不二。所以大乘佛教强调的是,不离生死,不离生死而得涅磐,而不是说离开生死去学涅磐,不离烦恼而得菩提呀,我们现在要觉悟,总觉得在烦恼的世界里边没法觉悟的,我们要去求一个清静的地方,不离烦恼。甚至于对于我要追求的这样一个清静的世界,也不能执着。

那么我们一般人就会这样想,我断绝我的现象世界的生活,我要永远去住到那个清静的世界里边去,但是这个《维摩诘经》里面就告诉我们,我们不尽有为,尽是尽头的尽,就是不是要去断绝它,不是要去离开它,那么对于向往的清静世界呢,我们也不是永远地住在那里边去,所以强调的就是我们要在现实的世界中间,来求得我们这样一种解脱。所以禅宗就是用这样一个思想来强调人的解脱,就是要回归人的原来的这个清静的本性,所以他是强调不离世间,不离日用。所以你修禅修什么,修禅就是要日常的生活中间去修,所以许多禅是反复地讲,它说佛法在什么地方,佛法在你日用处,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间,日用处,在你着衣吃饭处,在你语言酬酢处,应对嘛,在你行住坐卧处,在你屙屎送尿处,拉屎撒尿都有。所以它要我们不要离开现实生活,佛法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所以这个中国的禅的特点,就是这个样子。那么也可以说,这个不光是禅,也可以说中国的整个的宗教的特色也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我们拿这样一种特色的宗教,特色的宗教去跟世界其它文化进行交流,是很有意义的。

“和”文化如何落实佛家思想?其中又潜藏哪些中华传统韵味?纷繁世间中如何拂去尘埃,求得心灵解放?

楼宇烈:那么佛教里面这个“和”的思想,我认为“和”的思想刚才也讲到了,可以说它是佛教跟儒道两家,乃至于诸子百家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共性之一,所以也可以说这个在整个的这个中国文化里边,关于“和”的这个思想理论,是一个共性的东西,当然它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的,因为“和”这个概念,“和”这个概念,它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首先“和”这个概念,它就是讲的适度,恰当,恰到好处,和,或者也可以就是中,儒家非常强调中庸,所谓中庸者就是用这个中,也就是把握好这个尺度,把握好这个尺度,过犹不及嘛,所以比如说这个,在这个中庸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是在内的意思,在内的意思,“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还在你心里面,“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出来了,你的喜怒哀乐发出来了,发出来之后,要中节,也就是要恰如其分,这就叫做“和”,发而皆中节,这个谓之和。这就是要把握这个和这个精神,就是指要适度,要恰当。孔子在《论语》里边讲到《诗经》,《诗经》就有“和”的精神,为什么,他说《诗经》里边你们看,关关雎鸠,第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这个讲,就是讲的一个非常和谐的这样一个道理。

那么“和”还包含了兼容并包,共生共存,相继相承,也就是相互补充,达到一种平衡和谐。我们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嘛,叫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呢,就是多样的东西聚在一起,多样的东西聚在一起,那么就万物就生长了,你老是单一的,同就是单一的,老是单一的,这个就无法延续了。所以这个拿一个做汤的例子来讲,你总要把这个水里边搁上各种各样的佐料,这个汤才有味道,你老是往里面兑水的话,终究还是一锅白开水,做不出汤来。所以这个,这个和也是一种,就是相互,相继相承叫,相继相承,也就是相互补充,然后才能够这个做出一个好的汤来。

那么因此做一个人也应该这样,所以孔子才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和”也成了一个道德的标准了。所以“和”就是能够包容,能够跟别人互相地共处,互相地尊重,小人不是,就老是跟自己想法一样的,能够符合自己的,他就高兴,如果是有批评你的,有指责你的,他就不高兴,不跟他在一起,所以这个“和”它就有兼容并包。那么“和”字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这个意思,就是读音要变化,和读成“和”,也就是我们常常讲,唱和唱和,我唱你和,我来带头唱歌,大家跟着我一块儿唱,这就叫唱和和,那么也就是响应,相互之间响应。所以这个“和”就具有很丰富的,很丰富的意义。在佛教呢,佛教这个“和”的思想,它让你落实到你的心态上面去,那么我想佛教又提出了很多的值得我们来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我们用惜缘心来化这个愚痴,我们愚痴在什么地方,愚痴首先是把现象世界当成真实不虚的,而在现象世界里面,把它当真实不虚放不下,最根本的根源又在什么地方,就在于对自我的一种认识,把现象世界中间的我,看作是真实的不虚的,于是就产生了我治,放不下自我,放不下自我呢,总以自我为第一,这就产生了佛教讲的我慢,傲慢,看不起别人,把自己看作最,因此也就不会去珍惜各种各样的缘分,所以你要破除这个,首先要惜缘,所以佛教里边,我讲要树立起一种惜缘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呢,我们要有宽容,宽容心。所谓宽容心就是要尊重,要理解,要包容,要平等,要欢喜,这个佛教讲四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别人快乐,你也快乐,要有这个(心态),所以看到别人快乐,你也同时快乐,要欢喜,这种宽容心里面,甚至于应该说还要包括伤害过你的人,欺骗过你的人,遗弃你的人,这个佛教里面有这样的说法,我们要感谢伤害你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智,要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要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自立,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种宽容的心,来消除我们的嗔心。那么贪,贪心,贪心我想佛教里面提倡这两种心来克服我们的贪心,一个感恩心,我们要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胞。可以把我们的一切都给回报,回报给我们的父母,回报给我们的同胞,回报给我们的师长,甚至于回报给我们的天地。

这样我们就可以去除我们的贪。还有一个奉献心,佛教是强调,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每个人要有这样的奉献心。所以佛教应该说,特别是大乘佛教,根本精神,我们常常讲,就两个字,一个“悲”,一个“智”,所以说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悲、智双运,悲就慈悲的悲,智就智慧的智。那么这个智慧就是求得解脱的,慈悲就是要给人以快乐,去除众生的痛苦,慈悲就是去苦于乐嘛,智慧是自度,慈悲是度人,所以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所以我常常觉得,这个两个精神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就叫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所以我想佛教里边的“和”,“和”的思想它是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间,落实到我们心态上面,来改变我们这个心态,那么我们如果每个人都珍惜我们的缘分,增长我们的智慧,保持我们的平常心,宽容心,又有了感恩心,奉献心,我想我们这个心就能够净化,我们这个社会就能够净化,我们这个世界就能宁静,就能和谐。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