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海探寻曾被日法掠去的记忆
2009年12月29日 17:46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吴清智已经在这里工作31年了。被称为“老西沙”。

吴清智:我1978年8月21号,20号上岛,我记得很清楚的。以前我们在岛上什么都没有。基本上就是早上起来就是吃早餐就干活了,就是劳动,搞那个环岛公路,育树林,自己种菜,是啊,还要下海钓鱼,都是自己改善生活。哪有新鲜的,新鲜就是船来了以后就有新鲜的吃。船不来了,都要吃干的了。有一次没船来,我们南瓜吃了一个月。

吴清智来到永兴岛的时候这里刚开始大规模建设不久。这片属于中国的岛屿在过去的100年,经历了曲折的命运。

千百年来,中国渔民、船队在这里活动、航行,一个个王朝的版图中都记载着南海的岛屿。但是,1933年7月,法国占领了西沙九个岛屿,还兴建了这座保留至今的炮楼。1939年3月,日本占领了南海诸岛,修建铁轨、盗挖磷矿,也在永兴岛留下一座炮楼。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1月,中国海军舰队收复西沙群岛,留下了这座纪念碑。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海南鸟肥公司成立,近百名生产建设大军在这里风餐露宿、开发建设,岛上的每一幢房屋、每一片种菜的土壤都从海南运送而来。

倪科长:那些世世代代的渔民,他们很多都是住在这里,住在这里打渔了以后,成立鸟粪公司,他们的爷爷在这里,然后爸爸就来招工来了,就来搞建设,然后接着孙子又跟着爸爸的后腿又来了这样子,

1973年开始,南越借着美国装备侵占了西沙和南沙6个岛屿,1974年1月,公然在西沙挑衅。西沙海战就此打响。也是这一场战役,中国夺回了西沙全部被占岛屿,随后开始大规模建设西沙。

采访:吴清智:以岛为家,以苦为荣,西沙精神啊,我们那时候干活,工作很积极的,我来西沙两年多,我就入了党,平时干什么活,我都积极干一干。

如今,那一代人种下的椰子树已经布满海岛,它们见证了一代代满怀着西沙精神的人们在这小小岛屿上经历的艰辛和孤寂。与世隔绝是他们那时最大的感受。

吴清智:你看我在岛上几十年了,连个火车我都没看见过。1982年的时候,搞了一个那个录像转播电视,从海南这边录那个录像带,海南那边每天的新闻都录下来,录了一个月,把那个带子拿到西沙这里放,播放

那时,这个小小的岛屿上,船来才能带来外界的信息,打一个电话更是难上加难。倪海英到岛上工作已经是1999年底了,打电话依然困难。

倪科长:我来的第一天,我准备要去打个电话,去给我爸妈报平安的时候,等了三个小时,两块钱一分钟,然后还等三个小时,才等到打一个电话。

谭书记:当时一个电话,据说是1986年的时候,当时的胡耀邦总书记上岛慰问,送了一部叫卫星电话,据说是当时给西藏一部,在西沙一部,1986年一直到1999年还用这个。但是我通过话,一个是打半天打不通,打通了以后,老是差那么几秒钟,这边讲完话以后,那边要隔几秒钟才能听见。

吴清智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年只有45天的假期,由于与外界联系困难,他和朋友们都渐渐失去联系。长期在岛上,父母也为他的婚姻操心。

吴清智:你就是这个情况,你没办法对不对,父母在家里肯定着急,我是老大,家里是老大

谭书记:以前这个岛上,部队不让有女兵,地方的话,除了我们部队,我们干部职工有个别女的以外,大部分都男性的,以前都不允许女性上岛的

倪科长:他们开玩笑说,在这岛上就是,除了椰子树和男人多,其他的都没有,他说如果是一只,一只母猪到岛上来都觉得是很美的一次登陆

最终的情况是,上岛的大部分女职工都嫁给了男职工,而毕竟男多女少,更多人只能靠父母张罗。

倪科长:我们父母辈的那一代的,在这边工作,然后在海南那边找女朋友,天天写信,写信就天天写一封都是存在那,存在那,存到船来了可能有三四十封又一起寄回去,那边又有三四十封寄过来,他就看那个,看那个邮戳,看那邮戳挑早一点的先看,每天看一封,每天看一封,看到那几十封信看完了,他也写了几十封信,好,等到船来了,又再把它全部寄回去,又有几十封那样子寄过来,就这样子,就这样子维持着他们的那种恋情。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孔繁星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