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妇联主任的张爱萍果断决定去医院引产
解说:翼城县是革命老区,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有着革命情怀,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很光荣的事情,但是“一胎化”的政策出台对于中卫乡人望村的冯翠玲却是一个打击。那是1979年……
冯翠玲:提倡晚婚我就是25才结婚的,我25岁结婚的,等预算是正月里结婚,农历就是十一月,阳历就是十月三十一生的我的大女儿,后来慢慢地人家有这个政策,人家就说不让,村里1980年已经说是不想让生第二胎,可是当时我们就说,我们年龄大了,结婚就迟,总心里想,都这么年轻,农村就说要一个也是要,要两个也是要,就是说一下生两个,不是就办了,可是人家也不让生咱也不敢。
解说:不能再生了,已经有的是个女儿,婆婆有些不高兴,也许不晚婚,第二胎也就生下来了,不过冯翠玲还是有些勉强地接受了只生一个孩子。
冯翠玲:咱也不是什么超人,咱总知道啥晚婚,你看你晚婚,你女儿再晚婚,她的下一代再晚婚,人不说一百年少生一代人,这咱就懂,虽然说咱给国家出不上什么力,但是但也知道少生一代人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这一点我家都做到了,我这一代做到了,这一代又做到了。
解说:1982年春天,中卫乡南庙村,22岁半的妇联主任张爱萍结婚几个月就有了孩子,那时,翼城县“一胎制”政策刚刚起步,更多提倡的还是“晚婚晚育”,身为妇联主任,离“晚育”要求只有半年之差的张爱萍果断决定去医院引产。
张爱萍:县妇联开的车来接到县医院处理了,回来当天晚上在我娘家停着呢,当时娘家我妈可支持我工作呢,当时我婆婆,我提前跟她说了,我婆婆也同意,就是处理了回来,我婆婆就,还不是村里老百姓有风言风语的,我婆婆接受不了,回来不跟我说话,跟我吵架,后来从我娘家住了两天回来,吵架不吵架,她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当时跟我丈夫说了以后,他也同意,才把这个孩子处理了的。
解说:在这间土屋里,张爱萍的母亲一连生下了四个女儿,心有不甘的她在37岁终于生下了小儿子,可是老天并不眷顾,小儿子7岁生病落下残疾。老人家把传递香火的愿望放在了长女张爱萍身上,张爱萍的丈夫也是“上门女婿”,孩子是要随母亲姓张的。半年以后,年满23岁的张爱萍又怀孕了,生下的是个女儿,她的母亲却充满遗憾,因为此时,“一胎制”已经成为翼城严厉推行的政策。满是革命情怀又身为村妇联主任的张爱萍当然不会违背政策。
张爱萍:独生子女,可是人家生了一胎都上了环的,当年就把环上上了,咱给人家说,生下一胎,月经第一次来得时候,干净了以后,三至五天就开始上环了,就给人家上门说,上门一说就都说上了,不上环也罚款,一胎不上环是罚300当时是,第二胎不结扎当时是罚500。
冯才山(翼城县原计生委主任):我带着当时计划生育搜索服务队从镇政府,人民公社往东开始,逐村,一个村一个村挨着个儿做绝育手术,就提出来,要求生完一孩的必须上环,生了两孩以上的必须采取绝育措施,这就是一刀切的方法。
下一页:梁中堂给胡耀邦同志信中写的“晚婚加间隔”的办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