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魁10余年经历3次创业 8年间遭遇3次拆迁
解说:汽配城被拆后,古魁一直赋闲在家,有空的时候,他会到汽配城的原址去转转,围绕着那块土地,他在10余年间经历了3次创业,也在8年间遭遇了3次拆迁。
古魁:因为我从到成都来,是1991年下半年来的,来成都,从我辛辛苦苦建立了一个将军茶厂,1998年,由于修三环路的需要,搞了拆迁,在拆迁的时候,补偿,在赔偿上也相当,不是那么理想,确实,将军茶厂基本上走向了个什么,倾家荡产那个地步。
子墨:这家茶厂你投资了多少钱?
古魁:投资三四百万,四百来万。
子墨:赔偿呢?
古魁:赔偿40来万。
解说:10年前,古魁1000多平米的茶厂车间就位于这个现在已被修建了三环路的位置上,这是古魁遭遇的第一次拆迁,面对拆迁,当年的他一度非常配合。
子墨:当时和政府争了吗?
古魁:我为啥没有和政府争呢,因为我们当时,我这人是可能还是就是太单纯了,就觉得政府也有困难吧,总觉得政府应该是有困难,实际上是我的企业受到很大损失,但是如果政府能就地安置,应该对我们这个企业后期还是有发展潜力的所以我就是鼓起勇气,把能利用这个资源都利用起来,最后,可以这样说吧,把我的小孩、亲戚、朋友都来,就把我这个将军茶厂又重新组建。重新组建,修了个5000多平方的综合楼,当时这个茶厂基本上就生存下来。
解说:2002年,他的新茶厂毗邻这座立交桥修建起来,但就在厂房刚刚盖好之际,又传来了三环路扩充绿化带,且三环内不得修建厂房的消息。古魁只得看着5千平米的茶厂再次被推土机铲平,这一次他又损失了1000万左右。
解说:不过这一次古魁还是响应了政府号召,拆掉茶厂,此后不久将军汽配城完工,古魁红红火火地办了这个开业典礼,为了汽配城的未来,他努力地和政府搞好关系,甚至还借钱帮助政府完成过税收任务。
子墨:听说有一次成华区要紧急上交一些税收,钱不够,你还垫付了一笔钱?
古魁:说起这个话也是辛酸,当时是就是说年半,年半就说好像是税收任务有点紧张,就是几百万,上不去,上不去就跟我们说,当然我们是纳税大户就是,你看这个你企业也那么红火,你看能不能就说,本来是年终才交嘛,对吧,年底才交嘛,他说能不能提前交一下.
子墨:要交多少钱?
古魁:我当时交了60万,给政府交。一个小插曲,是我资金相当紧,手里没有多少钱,我是借的钱,因为这是民间借的,利息还高。
子墨:多少的利息?
古魁:利息当时借的是两三分的利息。
子墨:高息借贷去交这笔税,是为了和政府搞好关系?
古魁:也有这个成分,但是我想我一个责任,对吧。
子墨:在汽配城最红火的时候,你对汽配城未来的展望是什么?
古魁:对未来的展望,从我个人这个角度,我就是想把这个汽配城做大做强,做成一个整个西南最大、最红火,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对自己事业上一个肯定.
解说:而4年后汽配城再次被拆,被这片商品房所取代。
解说:城市规划的变更,也变更着一个个小民百姓的生活轨迹和悲欢离合,在现阶段的经济生活中,古魁的遭遇应该如何看待,我们采访了国内拆迁领域的专家王才亮。
王才亮:成华区对这块地方八年当中变了三次,这种情况讲,这个地方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缺少一种长期性的眼光,战略眼光,所以就今天变来,明天变去。应该讲我们国家对规划的严肃性,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就是换一任领导就换一个规划,导致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也就是咱们的胡锦涛同志说的折腾,我想中国的折腾反映在经济建设上,拆迁是最大的折腾,规划的任意变化是最大的折腾。这几年拆迁之所以成为社会的矛盾的热点,我想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种折腾.那么有的城市市民,有的企业,像古魁这样的反复被拆的,不止个例,个案,在全国来讲这种情况比较多.
解说:王才亮还告诉我们,古魁案中的一些主要情节,恰与国内拆迁领域的某种不良风气相符合。
王才亮:在全国的拆迁来讲,这两年都出现了一个倾向,就是什么呢?拆迁当中,为了节约成本,就喜欢走两个旁门佐道,一个旁门佐道就明明是这个城市拆迁,他就要给你搞成一个集体土地上的拆迁,从而来降低拆迁成本,第二,他在跟你谈不拢的时候,协商不好的时候,他不是认真去考虑,我为什么协商不好,是不是我这个补偿标准低于市场价格,我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想到另外一个途径,就来找你的茬,按北京话讲,就是来查你的手续全不全,把你当违法建筑来进行拆除。我们叫用拆违来替代拆迁,这种讲应该讲这是不符合我们当前的科学发展观,不符合我们现行的拆迁政策的。
但是问题发生之后,我认为政府现在的态度是正确的,就是从我们国家来讲,就是政府与公民之间,都是市场活动的主体的情况下,那么我们需要,发生争论,需要依法办事,要按照,首先我政府要依法办事,如果产生争议怎么办,请法院来公断,我认为这是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