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华和他的103个“孩子”
2008年02月15日 14:49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石青华] [流浪儿童] [社会能见度]

《社会能见度》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 (周四) 21:50-22:27

重播时间: (周五) 04:15-04:50   15:15-15:55

子墨:在北京顺义区后沙峪镇,一个叫石青华的安徽男人用自己的力量办起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光爱学校,光爱学校里生活着103名孩子,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儿。2007年春节前夕,我们的记者来到了光爱学校。

解说:光爱学校位于北京近郊顺义区后沙峪镇的马头村,村敬老院旁这座U形的2层小楼就是孩子们的宿舍和课堂。这里的孩子共有103名,年龄从3、4岁到16、7岁不等,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远至西藏,近至京郊。他们有的是流浪中被好心人送到光爱学校,有的则是石青华从马路边、大桥下领回了家。

孩子a:我家里就剩奶奶一人了,没有爸爸妈妈。

孩子b:从小就没有父母,也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

孩子c:我爷爷奶奶都老了,爷爷眼睛瞎了,所以就不行了。

解说:38岁的安徽金寨人石青华是103名孩子集体的家长,4年前,他创办了这所收养流浪儿的学校。

每一个流浪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

子墨:这些孩子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石青华:这些孩子有的是父母都没有了,有的是父亲在服刑,母亲又多病没有生活能力,还有的孩子是父母离婚,还有的就是,母亲因为家庭的原因出走,爸爸又是一个非常暴力的人,你像我们有个小孩就是叫阿坤的就是这样的,他的母亲不能忍受他爸爸暴力的行为离家出走,出走以后父亲暴力的行为变本加厉的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最严重的时候就把孩子绑在椅子上面,一棍子下去把脑袋砸的血就往外冒,他的父亲无动于衷,最后还是邻居出来以后把这孩子的绳子解开带他到医院的。

解说:每一个曾流浪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一段稚嫩的生命里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是一篇孩子写的作文,作文里回忆起流浪的岁月,孩子觉得自己曾轻贱得不如一只小狗。

小贾:有时我看见别人的狗,饭堂里的饭它都不吃,那香喷喷的食物都留在碗里面,有时候主人给它东西它都不吃,我们整天饿着肚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记者:什么时候看见的,流浪的时候。

小贾:其实自己还不如一条狗呢。

解说:11岁的小贾和9岁妹妹来自河南农村,过去岁月里常年的饥饿使得这对小兄妹比起同年龄的孩子,尤其显得瘦弱和矮小。

林林:我们不知道妈妈。

记者:那爸爸呢?

林林:也不知道。

记者:没见过。

林林:对,从小就没见过,就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

解说:两个孩子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的爸爸妈妈,全靠体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后来不堪重负自杀身亡,祖孙三人从此生计愈加艰难。小贾于是上街乞讨。

小贾:是奶奶没有钱养活我们,然后说你出去要点饭,干点活,挣点钱,这样就一天在外面不回家。

记者:那能要着吗?都能要到些什么呢?要的东西能吃饱吗?

小贾:吃不饱。

小贾:我最喜欢看的书就是三毛流浪记。

记者:这有吗?

小贾:有,但是找不着了。

记者:怎么喜欢那个。

小贾:因为三毛以前也跟我有一样的经历吧。

解说:拉琴的男孩叫阿峥,今年14岁,因为自幼母亲好赌,输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还卖了6岁的妹妹,父亲从此出走再也没有再回来。为了寻找妹妹,阿峥靠扒火车一路从四川流浪到北京。

阿峥:以前差不多每天都捡得到东西吃,但到了冬天没吃的,那时候我在郊区人又少,到了冬天下雪,没地方睡,然后就在雪窝里面随便找了个地方睡,那时候都饿了两三天没吃饭了。

解说:和一般人的想象不同,流浪的孩子并不都是孤儿,他们很多都有父有母,然而提起父母,他们却充满着伤心,甚至是仇恨,尽管有着一个名义上的家,但那却不是他们可以容身的地方。

子墨:什么样的原因就导致他们回不了家呢?

石青华:就是很多情况,有的就是回到家以后,根本是没有父母的,还有的是父母离婚,双方都不要这个孩子,所以在哪一个家庭中间,这个孩子生活就感觉到非常地痛苦。

有个小孩,他叫小春,我说你为什么不回家,他说爸爸妈妈离婚了,离婚以后他的爸爸组建一个新的家庭,他的后妈根本不要他,我说你可以找你妈妈吗,你是你妈妈生的,妈妈和儿子的感情会更深一些,他说一开始的时候我是跟妈妈一起生活的,但是他的后爸就经常的打他,甚至有时候,最严重的时候就用烟头去烫他,烫他的手臂,烫他的背,尽量想一些办法,他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后爸想一些手段折磨他,好让他离开这个家。

下一页:过早的苦难在孩子们心里留下巨大的伤痛

近期《社会能见度》节目精选:

探寻中国“草根力量”源动力

“民工司令”张全收 在“民工荒”中掘金

社会能见度:派出所里的神秘死亡

鱼米之乡为何变为癌症村

著名传染病医生张可谈中国艾滋病现状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