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墨子:超越时代的先行者
2007年04月26日 10:59  【

声明:凤凰网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个星期我们通过热烈的讨论,让大家记住了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应该忘记的人物。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就更加尖锐了,中国为什么会失去对墨子的记忆,如果不失去对墨子的记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墨子的记忆在中国文化上好像失去了,但是实际上,它比其他很多学派更深入地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底层,它的渗透力其实是非常强。我们今天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

他的基本的思维,兼爱和非攻,这两个思维,在中国的主流思维当中,为什么被淡化、被替代?如果这两个思维,能够按照墨子这样存在的话,中国将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开始首先讲讲兼爱这个思维,这毫无疑问和儒家的关于仁爱的思维是有不同的,这一点呢,儒家和墨家产生了很激烈地争论。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认为爱人要远施周边,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儒家的仁爱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二者的区别表现在:首先,儒家主张爱有等差,墨家主张普遍的、平等的爱;其次,儒家的爱人是先己后人、由己及人,墨家则强调有己有人、先人后己。

因此在爱的问题上,墨家与儒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儒家的大师,哪怕是亚圣孟子,对墨家已经有很严厉地批评了,批评道:如果你们是兼爱的话,就是你难道要爱一个陌生人一样来爱自己的父亲吗,那你等于取消父亲,取消父亲就是禽兽。就按照这样的,非常激烈的,上纲上线的批评来对付墨家,所以两方面已经很激烈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讨论一下,因为这个真的牵扯到我们今天的心态和生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墨子的兼爱说,我觉得,我更愿意把它认为是,人们对一种美好社会的一种理想,但是到底能不能实现,我觉得,在中国可不可行也不太好说。因为墨家的存在或者是出现,一直是以儒家的一个对抗的姿态出现的。其中我觉得在仁爱这个问题上,他反对儒家反对的是更为厉害的,因为儒家简单的说就是爱有差等,它认为它是一个推及的关系,就是爱我和我的父亲,再到他人的父亲这样的一种推及,不断的意味着一个力量的一个丧失。

为什么儒家如此的讲究有等级的爱?我觉得这跟儒家的伦理有很大的关联,因为它是一个家的一个概念,它会很重视家。儒家基本上我觉得他认为仁爱这种东西,爱这种东西是需要训练的,他认为是一种推己及彼、由近及远,是一种等差。首先是爱你身边的亲人、爱你的朋友、爱你的同事,然后再推远到爱陌生的人。所以他认为,如果你提出来,不管是对一个陌生人,对一个熟悉人,乃至于对你的父母,你的爱是同样的,都是兼爱的。他认为即使不能说是虚伪的,那么也是陈意甚高,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他批评的墨家实际上是一种很难达到的,这样一种兼爱的一种理想。墨家的兼爱,在论证的时候,他实际上是通过说爱人者人爱之,你只有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论证的。实际上墨家的这种兼爱比起儒家的推爱,它更功利,我是这样想的。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编辑: 苑洁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