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 凤凰节目 > 秋雨时分 > 往期文稿 > 正文 |
|
所以我很想大家来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他的20年的这样自我修炼。我们说起来就是,无论是办学,无论是考察,无论是问政,到他从知天命以后,花了4、5年时间直接问政、做官,这对于一个孔子的最后的完成到底起了什么样的意义?像他这么一个知识分子,直接的参与政治,正面意义在何处?负面意义在何处?
我觉得知识分子去入世,应该是在中国这里。是从孔子开始的一个传统,儒家知识分子有入世的理想,他的积极效果就是说,每个知识分子可能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理想,他可以实践了,可以从新审视自己的学说,但是他也有负面意义。因为一般来讲,我们说知识分子是清议、清谈,比较清高,他可能不理解政治本身那种实践意义,这样的话可能有时候说文人误国,可能是经常出现的一些事情。
知识分子是以非官员的身份,探究国事这样一批人,那么说如果知识分子他入朝为官的话,优势来说,他的政治主张可以由他亲手得到实践,那么缺点我想会丧失他的独立性。
你讲得很对,中国呢?不是中国没有知识分子,中国社会结构上,他没有为这样独立的知识分子让出空间,也就是说,他们即使存在,他们也没有任何人理他们,你要独立去独立好了,独立只能是离庙堂之远,你只能是如此。在山里面你发表高论,谁也不看你的文章,谁也不知道你的存在,在兵荒马乱当中,中国古代没有留下这样的空间。所以就出现了两种可能,一个就是既为是仕,是清议之仕是清流,谈得天高地阔,让人是肃然起敬,但是实际上如果按照他的建议来办,招招皆错。中国这些仕的空谈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因为从他开始读书的时候,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完全不了解社会是怎么回事,学了一些纸上谈兵的计谋,然后学了一些号召的东西,结果呢?我当时看到,明清之间,他们在反思,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到后期,产生这么一个理想,就像老子讲的:一定要等待着国家难。国家难不来呢?我就弹琴弄曲,喝喝酒,完了等待国家难的时候,是我发出光辉的时候了。好,真的等到国破家亡的时候,他们出来了,由于他们的清谈,由于战将的无能,由于官僚们的互相争斗,所以他们有可能万一被人家作为导师出来,但是每次全是导致失败,谁用这样的人谁就失败,那么如果他的东西不实用的,只是空论,在中国又没有人听空论。因为在魏晋时候有佛教
编辑:
shib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