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从名词到形容词 西藏如何被“神化”
2009年03月11日 10:4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锵锵三人行] [窦文涛] [西藏] [阿来] [孟广美]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广美,今天晚上咱们仨开一个人大,现在我们是有一个代表就敢充人大,这个代表是真的,阿来老师,你看我给大家念念,有一个号码,2206号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阿来四川代表团,出席证。

孟广美:一共有多少号人?

阿来:准确的我不知道,不到3000号。

窦文涛:这跟你台湾人讲起来没劲,这是我们国家的大事,一年一度,3月份,而且阿来老师,我也是为了您,听说您三天前刚刚荣任四川省作协主席。

阿来:对。

窦文涛:为了表示祝贺,我特意约来我们大美女,来给你配合一下。

阿来:激发灵感。

窦文涛:没错,作家就需要这个,很多人说你写的小说,里面有一个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热爱女性,赞美女性。

阿来:我觉得是这样,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美好的东西,我觉得对我来讲就是三种。第一个,我自己是在藏区长大,跟人群很远,但跟自然界很近,雪山、草地、河流、湖泊、鲜花、树木,我觉得这是大自然的美感一直激发我;第二个就是美女、女人,老一点的非常母性、慈爱、关怀,年轻一点的当然就激发我们肉体上,跟灵魂上的很多很多的这种东西。

孟广美:你还打算大小通吃吗?不会吧。

阿来:没有,母爱是母爱,我们两种爱都要享受。

窦文涛:两种爱结合起来的。阿来曾经有一个很突出的作品,有很深刻的印象,他记得有一群藏族妇女奶孩子,但是又要干活,到河边,最后索性奶完孩子,把孩子放下,上身衣服脱光,赤裸上身在河里,那个时候阿来老师久久的凝望。

阿来:不完全准确,这个是我自己走上文学道路写的第一首诗。那时候还是人民公社时代,就是70年代末,田野里头劳动,农民还没有分散,夏天五六月份,我们地里头麦苗刚长这么高,然后夏天刚刚来到。而且夏天来到有一个标志,布谷鸟开始叫唤,布谷鸟一开始叫唤,是锄草的季节就到了,妇女们就到地里头去锄草,那个时候妇女们还没有计划生育。

窦文涛:孩子比较多。

阿来:在育龄时期的这种妇女,差不多都在不断的生小孩,妇女们一下地,都带着一个正在哺乳的一个婴儿。她会怎么样呢?地头上都是那种草地、果树,把小孩奶好了就睡觉。太阳起来,因为藏族地区,妇女的衣服有关系。

窦文涛:什么衣服?

阿来:外面是一个长袍,长袍劳动不方便,所以妇女一旦劳动,开始锄草,她会把长袍两个袖子卷起来,你们在画里面都看到,是把两个袖子结到腰上的,系起来,就只穿一个衬衫。

窦文涛:对。

阿来:但太阳出来之后,太阳晒着婴儿,她们就把衬衫脱掉,盖在婴儿身上,然后地里很多很健壮的妇女,而且在劳动的时候,也不像今天的的妇女,觉得让我乳房结实一点,这种忧虑好像她们都没有,而且确实也非常结实,非常壮,一整排妇女。而且除草那个时候,会有锄草的歌谣,这么唱,我一看到这种东西,非常感动。

孟广美:就是那种充满母爱的美了是吗?

阿来:其实在这里头,我的第一首诗就描绘这种景色,他给我的两种感动,一个是母爱给我的感动,第二个这个时候我也十七八岁了,女性之美也给我一种感动。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