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涛:《锵锵三人行》,今天来了一位党国精英,党国英博士。
我们的记者闻风而动都跑小岗村去了,弄了一个采访,但是他们这一采访,给我的感觉,有点儿风水轮流转。三十年前,小岗村那十八户,按手印要单干。现在又说土地流转,但是用途不变。然后我说有好处,我是完全不懂了,他们说大农场可以把土地集约化经营。我又有点儿恍惚了,就是说当年说的那种强制性的集体化,不也是说,咱们把土地弄一块儿。
党国英:小岗村的这个事情,大家非常关注,我觉得现在人们的说法有毛病,比如说过去三十年它是分,以后就是合,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三十年前开始改革它是分,分了就造成一个以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农户,就是农户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种地,那么现在难道是要合吗?
许子东:不是。
党国英:误解在什么地方。
许子东:就是分的更清楚。
党国英:对了,要分的更清楚,要在什么地方合呢?在服务领域,比如说农产品的流通,生产资料流通,技术的服务,在这个领域合,农户还是要种地。
窦文涛:是吗?
党国英:这和规模经营有什么矛盾吗?不矛盾。
窦文涛:但是我看他们采访小岗村的农民,农民说那个时候我们这么分开单干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我们喂饱肚子了,但是在这么各自种自己的那么一亩三分地,不能赚大钱,就是不能发展,所以年轻人出去打工。说要是土地流转了,有利于租赁,比如说我一下子就幻想到美国那个大农场主,是不是多家农户把你们土地都租来,我搞我的农场了。
党国英:是这样的,条件具备了,我们是要发展,我的说法叫专业农户,专业农户可以种一公顷,两公顷、三公顷、十公顷。我们中国已经有了,有几十公顷,东北和山东、新疆、甘肃,那种的规模很大,规模大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它一亩地收入不多,规模一大那收入就多了,我们政府给农民补贴,比如说一亩地补五十块,那么两百亩就是一万块,但是说规模经营也不要简单的说合,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家庭,它自己可以种很多地,那还是我自己种地,不是咱们两家搞合作,不是咱们三个搞合作,我们三个要不要合作呢?要。我们在购买种子,我们在获得技术服务,在这个方面咱们合作。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又要合了,又要搞成那个生产队了,或者怎么样。
许子东:重新走集体化的道路。
党国英:不是这个意思。
窦文涛:不是这意思。
党国英:误解太多了。
窦文涛:许老师有什么问题。
许子东:我比较粗浅的理解,就是说等于在,比如说一百亩地,被十个农民承包了,假定说一人十亩,现在就是这十个人在种,那这个流转了以后,我其中的两、三家,或者甚至一家,我就可以把其他八、九家的这个承包的地,都租过来为限,那么这些人就拿着钱去做别的事情了,这些地就全部是我来种了,是不是这样来理解。
党国英:对了,而且就是你来种,也是你自己种,你并没有跟我们在种地上形成合作,我们走了。
许子东:但是我会找雇工,我种不过来。
党国英:是这样的,我们在这儿也有一个误解,就是我们现在的经营规模,按照我们自己的调查研究,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如果是平原地区,一户农民种五十亩农作物,我说的主要是粮食,不需要雇工,甚至种一百亩,都不需要雇工的。我在美国曾经参观过一个农场,他种三千公顷地,只有三个劳动力。
许子东:它是高度机械化。
党国英:我们的一些地方,高度机械化的潜力在这个技术上也没有问题,我是说一般技术,我们就能种五十亩地都没有问题。
许子东:两个问题,你讲的这个都是农地对不对?
党国英:唉。
许子东:就是说如果把他们的地都租过来了,那这些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那他们就要到城里去了,一下子增加了这个城市化的压力?
党国英:对了,这个事情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肯定增加压力啊。
许子东:对啊。
党国英:毫无疑问,那么所以我就说,我们要搞这个农业规模化经营,一定要慢慢来,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因为我们城市吸纳劳动力有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方面。就我刚才讲的这个大家都认为不错。
窦文涛:明白。
党国英:那么有一个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我们低估了城市吸纳劳动力的可能性。
许子东:城市化的步伐可以加快?
党国英:对了,我看统计资料,我们现在农村的常住人口在减少,减少的速度近十年大概是1%,能不能更快一点,如果城市吸纳劳动力步伐快不了的话,经营规模也快不了。
下一页:农村土地流转 利大于弊
编辑:
韩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