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昆曲:明朝的"超女"与国剧
2007年10月16日 15:43凤凰网专稿  【

声明:独家稿件转载需经凤凰网授权

《锵锵三人行》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3:35-00:00

重播时间:(周一至周五)12:00-12:25(周二至周六)06:00-06:25

窦文涛:白先生我还有一个问题,这还是最后的贵族嘛。有这么一个印象,好象过去我是外行了,远远的观察,就似乎觉得昆曲啊好象是不是一些遗老遗少,对旧时代眷恋不去,对新时代难以适应的这样一些人?而且你看,我那天看到梅兰芳先生写这个他的回忆《舞台生活四十年》,照他讲,这个昆曲在他年轻的时候,民国初年,他说在北京就已经衰落得很不堪了。

白先勇:对的。

窦文涛:也就是说它是百年的衰落史,而且照他讲,是不是说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两百年。梅先生就说,好象据他所知,是从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叫(魏良府)的人,他的对昆曲有很大的创建性。然后从那个时候到清朝的这个乾隆年间或者是雍正年间,大概小两百年的,大概是这段时期是它的一个繁盛期。所谓繁盛期,先生用的话是,那人人嘴里哼着,就是现在的流行歌曲啊,就昆曲是流行歌曲。他说但是你看到民国初年的时候,他就觉得呢,昆曲的这个词是不是观众觉得太雅了,不像,比如说不像京剧那么大家琅琅上口,都能懂。它现在是不是属于一种很雅人雅士才能玩的这么一种东西?它真的说能够发扬光大吗?

白先勇:从两点讲起,第一点呢,昆曲有它辉煌的历史的。那么在这个从晚明到清朝的中叶,它们两百年独霸中国剧坛啊,是那时候的国剧。

窦文涛:国剧?

白先勇:那个时候的国剧。

窦文涛:那时候皇帝也都看昆曲?

白先勇:看昆曲,不光是皇帝,上至王亲,下至市井,那些一般的民众也唱昆曲的。

窦文涛:那个文学修养,普通老百姓很高吗?

白先勇:他们也是。

窦文涛:你看《牡丹亭》里的很多词我觉得非常文人化的。

李焯芬:对。

白先勇:很多那时候都唱的,有些他未必懂,未必很了解那个词意啊。

窦文涛:哦。

白先勇:但他也唱,琅琅上口的。

窦文涛:好听。

白先勇:到现在为止,浙江的那个遂昌那个地方,汤显祖在那边待过的,听说现在有些农民他不晓得,还会哼,哼《牡丹亭》的那个曲子,还会唱几句这个东西的。所以它曾经深入民间,在明朝的时候,虎丘,在苏州虎丘晚上中秋夜有曲赛。就像现在的超女,大家去比,比到最后的时候,比到天亮时候哪个冠军。

窦文涛:但是现在的这个民间有很大的变化。

白先勇:对的。但是话讲回来,现在民间的知识水平高多了,现在的受教育的普及多了。没有理由说是念大学说看不懂昆曲的,这个借口完全没有道理。

窦文涛:你要是把那字幕打出来,那大学生当然都能看得懂。

白先勇:所以现在很重要你讲的字幕两个字,这字幕很要紧的。字幕很大的帮助,说有字幕打出来,那么你看得懂的,你会在中学里念过《长恨歌》,那你没有理由看不懂长生殿昆曲。

李焯芬:以前我念书念香港大学,就大概香港才两三千大学生,现在十几万的大学生,刚才讲了就是越来越普及了,台湾也是现在100多家大学,内地也是,很多的大学生。但是总的来说,他有一个欣赏的能力,有一个一定的文化的水平。他配上那个字幕以后,他是能欣赏的,这个我一点都不怀疑。

关于昆曲的更多报道:

让昆曲再缠绵再火爆一点

港大校长李焯芬:昆曲101深化人文教育

周杰伦PK昆曲 白先勇谈昆曲三大魅力

个人的力量怎样拯救传统文化的衰微

   编辑: 苏韶红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