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钱正名》一文的发表险些让张维迎不能毕业
1983年还在读研的张维迎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为钱正名》一文,文中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一个正常有序的社会里,钱是社会的一个奖章,你能多赚钱,说明你对社会多做贡献,不应该回避钱,把它看作坏东西。在当时政治形势极为复杂的年代里,这无疑是思想自由化和精神污染的表现。文章刊登后,全国旋即掀起一场针对张维迎观点的大批判,首都报纸上出现了整版整版的批驳言论,而且文章还被陕西省的某位主要领导点了名,张维迎险些不能毕业。
张维迎:我们研究生处长找我去批评,就是说我们贫下中农出生的孩子,党把我们培养成人长大,你怎么能写这样的文章,就是他苦口婆心,就你自己觉得就是好像惹了大麻烦,然后领导老师都不舒服,所以还是压力蛮大的
许戈辉:所以你就去,跟那个教研处长去道歉。
张维迎:是他找我去的。
许戈辉:你不是一个很倔的人嘛,不爱妥协?
张维迎:这个观点我一直没妥协,我后来写了一篇在校报发的道歉文章,也不是承认我观点错了,而是很巧妙的,我还记得这篇文章就是说现在讲社会责任嘛,就说我谈这个观点的时候,没有很好的考虑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一种社会气氛,所以作为一个学者,在发表学术观点的时候,没注意自己的社会责任,就讲了这么几句话。
但是这个很大程度又与大的宏观气侯有关,因为到了1983年底,这个政治气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给你变得更自由宽松了,反精神污染尤其呢,没有让反到经济学领域。一开始已经进入经济学领域,后来听说当时主要高层领导人说,反精神污染不在经济学领域进行,这样就等于保护了自己。
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人民公敌”
《为钱正名》只是张维迎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一个开端,从此之后,他就一直深陷争论的漩涡之中。他在研究生期间创建并最终被采纳为国家政策的价格双轨制理论导致了腐败的恶化,从此他就被人冠上腐败势力学术代言人的骂名;这还不算,就连双轨制是否是由张维迎独创的争论至今仍未平息。
腐败次优论、零资产卖掉国资也不一定吃亏、只管抓总量增加、不必管分配,每一次言论的公开都让他招致比上一次更多的骂声,也让这位出身草根的经济学家与大众渐行渐远。2004年张维迎的一篇《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中的一句,“官员是改革中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更是让这个陕西农民的儿子一夜之间成为“人民公敌”。
许戈辉:你好像是有钱人的代言人,所以我看到网上的一些,给你的一些称呼,其中就有一个叫权贵经济学家,你觉得听起来刺耳吗?
张维迎:所以这就是做经济学的难处,我刚才就是说经济学它的基本道理,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它要告诉人们一种政策实施之后会带来什么后果,而不是你的一个目的是什么就可以达到什么,也就是说经常有时候一些,对人类带来好多损害的事情都是好人干的,因为好人他处于很善良的目的,他就觉得他可以,包括计划经济,它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延滞了好长时间,但是呢,你不能说搞计划经济的人出心不好,那经济学家呢,他本质上就是捍卫市场,他就有一种政策,一种体制的后果告诉人们,大家可能不太愿意听到这个。
下一页: 张维迎:改革中邓小平如何让老干部退休
相关新闻
编辑:
王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