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三里洞 献给“大三线”的人生
2007年07月24日 08:25  【
相关标签
 
   

1955年318名上海工人怀抱着建设新中国、支援"大三线"的热切理想,远赴大西北的三里洞煤矿,奉献了他们的青春、血汗和生命。五十年过去了,随着曾经辉煌的矿山的倒闭,曾经的荣耀也离这些老人们而去,如今他们的子女都已步入中年,他们的家乡大上海已无比繁荣。遥望家乡,这些历经苦难的父辈,是否依然要面对两代人的命运轮回。

林鑫:看见罐笼上来了,一群一群的工人上来全部是满身满脸全部是黑的,除了眼是白的,牙齿是白的,整个是黑的,根本就认不出来。

陈晓楠:一下认不出哪个是你爸爸?

林鑫:我在那儿瞅啊,一个人一个人过。我静静的眼睛盯着,生怕漏过,我认不出来任何一个人,就看见人流,在我眼前哗哗哗走过,最后都不知道走了有多少人,后来有一个人在人群中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走吧。"我知道了,那是我的爸爸。

197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还在上初中的林鑫经历了他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恐怖印象。那一年,他所出生长大的铜川市的焦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01名矿工在事故中丧生。

林鑫:在我去上学的路上背着书包,忽然就很多汽车就一辆挨着一辆,拉了很多的棺材,一个一个拉。我们就站在那儿一个个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数数数,很多很多,基本上数不完。后来有一个同学就告诉我说瓦斯过后的人体呀,就像那烤熟的红薯一样,你拿手指头一扎一个洞。我当时特恐惧,这个字眼永远留在我脑海里。

陈晓楠:林鑫,今年47岁,画家、诗人,生活在西北城市铜川。他还有一个身份,一位铜川三里洞煤矿老矿工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几年之后的某一天,林鑫突然拿起了他并不熟悉的摄影机,把镜头对准了一群他从小就很熟悉的人,他的那些邻居们,他的叔叔们,他的父辈。一群50年前响应国家支援"大三线"的号召,从大上海来到大西北,在井下干了半个世纪的老矿工们。对林鑫来说,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讲述,好像是使自己觉得突然活到了40岁,才第一次真正认识自己的父亲,认识了那些看起来再平凡不过,却都经历了众多的生离死别的老人。而他们从未向外界讲述的这些故事,也唤起了人们对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回忆,让我们重又想起了,有这样一群由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迁徙而被彻底改变了命运的人。

2007年7月,《冷暖人生》节目组来到陕西铜川,在一片依山而建的像迷宫一样的破旧民居中,找到了一个叫葛登发的退休老矿工。

葛登发正是当年318名从上海支援"大三线"建设而来到铜川的工人之一,并且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葛登发可是当地孩子们心中赫赫有名的大英雄。1957年7月13日三里洞煤矿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由于提煤绞车操作失误,三吨重的煤斗下坠到百米深的井底,井下一名开水泵的名叫戚国其的工人当场身亡。而这个戚国其正是318名上海工人中的一个。事故一发生,葛登发就第一个冲到井下,在快要没顶深的积水中,奋战16个小时试图救出戚国其。

葛登发:水在这个地方,结果扒出来的时候,头没在水底下,把一张皮子拿出来。

葛妻:光剩皮了,压扁了。

林鑫: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奶奶经常给我谈到,多亏了戚国其,我们才搬下来住到这公房里了,本来在窑洞里住的,经常听,但我从来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到几十年以后,葛登发的爱人刘美娣阿姨她告诉我,戚国其,你们家住的就是他的房子,他出事死掉了,然后你们才住了他们家房子。

相关阅读:

冷暖人生:五十年井下人生 被历史淡忘的他们

冷暖人生:张正祥 一个人的“滇池守卫战”

冷暖人生:王明殿 “当个好人有多难”

冷暖人生:跟随溥仪二十年 “末代恭亲王”传奇

冷暖人生:空军老兵——二十年三次传奇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编辑: 张梅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