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集》:百岁老人的犀利言论集
2010年02月02日 11:31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内容摘要:周有光先生,整个中国现代的汉字改革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之一。我们现在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将近105岁的周有光先生的这本《朝闻道集》,帮大家采集各种各样的资讯,包括海外媒体的资讯集剪起来,像个每天自己当编辑一样,把各种讯息编辑下发给大家看,周老先生快105岁的人还在干这样的事儿。

凤凰卫视2月1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我们常常会观察到,有一些知识分子或者学者、思想家,他们有一个特性,就是他们到了年纪越大的时候,就越有一种想把自己从自己过去的专业领域里面拔伸出来的一种感觉或者一种冲动,一个想法。例如说有一些科学家他可能一辈子在做的是一个特别专门狭窄的科学领域,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他总会觉得有点不满足,试图想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关注转向一个更大的问题。这时候他就可能会写出一些让大家很意外的文化散论,或者畅谈中国文明未来等等,这样的很宏大的题目。很多知识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倾向。但是呢,这样的倾向你可以说对他们个人而言是个自我超拔的过程,就是开始在思考做了一辈子很专业的,甚至是很细微的学术研究工作之后,到了晚年,忽然觉得自己要对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人的总体需要有一个把握跟认知和定位了。

如果到了老年的时候,都不解决这个问题,好像对自己的一生无法交待。但是,有时候这些东西又由于他不是一个专业出身去做这种题目,或者中间的层次跳跃的太奇太快,所以到了晚年这么写出来的东西,坦白讲,有时候实在不一定好看,但是我最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老人家,一位老先生。他写的东西我觉得非常有趣,这位老先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周有光先生。

那么周有光先生,大家都知道是中国汉语拼音之父,也是在整个中国现代的汉字改革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之一。那么我们现在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将近105岁的周有光先生的这本《朝闻道集》,这是本刚出的书,这个朝闻道当然是来自于《论语》里面所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那么这句话呢,老人家用它做书名,明显是有点开玩笑。就好像说,我现在早上听说的一个什么道理,我马上死都行了,是拿自己的年纪来开玩笑了。

那么在这本集子里面呢,周先生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一样,虽然他还有很大的篇幅在谈语言文字的改革,或者文字学、语言学,但是他已经有很大的篇幅是在谈文化、谈历史,甚至是谈政治。但是我觉得这本书为什么好玩或者有趣呢?是这样的,因为周先生他到了老的时候,他对很多新知的渴求仍然是非常的热烈,常常很有兴趣的去看各种的报纸、杂志,各种的新闻,然后找相关材料阅读。他读完之后,还总是要做笔记,那么做的这个笔记,有时候是记录他看到的东西,同时写一两句他的感想。然后还会把这些东西发给别人看,有点像我们现在在互联网上面遇到有一些朋友消息特别灵通,总是一天到晚帮大家采集各种各样的资讯,包括海外媒体的资讯,啪啪啪啪集剪起来,像个每天自己当编辑一样,把各种讯息编辑下发给大家看,原来周老先生快105岁的人还在干这样的事儿。

然后我觉得好玩的地方是他的这些观察,虽然他没办法说的太详细,年纪大不能够写得太多他的一些心得。但是都很犀利,具有一种很多我在别的老人家身上很难见到一种批判性,比如说我随便举个例子,这里面就提到,他说有一次有人访问他,100岁的时候有人访问他,关于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一些见解,然后他就讲了,他怎么说呢?这个客人来问,就说许多人说中国生活是重精神,西洋生活是重物质,中国学术长于综合,西洋学术常于分析,对不对?这种说法我们常常听说,而一般很多什么文化大佬,也喜欢重复这种相当有本质论色彩的讲法,但是我们看周有光先生怎么答。他说中国生活缺乏物质,中国学术短于分析。西洋生活不缺乏精神,西洋学术也不短于综合,不要用自我安慰来欺骗自己。就简单一句话,就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然后,又有人问他了,就说华夏科技的四大发明,比如说我们讲的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造纸,近来受到严重的质疑,造纸术之外的三种发明据说都发生了疑意,然后他就答了,这还要深入研究,用科学方法寻求科学结论,不能置若罔闻,也不能人云亦云。我国近来到处唱四大发明,可是还没有权威的学术机构对外界疑意做出可信的解释,我看中国科学的贡献不必盯住四大发明。

然后又有人问他说了,汉字是文化的根,文化有根吗?那么作为一个这么重要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结果周有光先生说,《诗经》里头有许多篇章产生于还没有汉字的时代,或者是由没有学过汉字的群众所创作,《诗经》的“根”在哪里呢?世界上的国家大都用拉丁字母,它们的文化的“根”又是什么呢?然后又有人问他说,什么是华夏文化的优秀部分?他说优秀没有标准,说的人都是自己肚子里有数。然后他就答道,比如说四小龙起飞,有人说是以儒学为背景,由此想起了华夏文化。马列主义加上华夏文化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说这种说法只是猜测。

那么其实说的东西都非常有批判性,非常的犀利。很简短,他没有给出足够的理由,但是我很佩服一位老人家能够这样子讲是很有意思的。又比如说到最后,他又记录了他特别关注的消息,我们都还记得前两年那个新闻吗?就不丹国王主动退位,要求搞民主,而当时不丹国民还很不解,他们爱戴他们的国王,说国王你继续当下去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搞以后什么民主选举呢?然后在这个新闻里面呢,周先生特别记载了当时的《新京报》上面的一些专家学者的访谈。

比如说,他就说到《新京报》的记者就说到,公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像不丹那样子,也能够实行民主吗?结果中国社科院的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孙士海先生就说,我不认为一定要老百姓达到什么素质才能搞民主,印度至今文盲很多,民主意识可以慢慢培养。

那么另外一位王占阳说,也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教研室主任,他就说不同发展水平的民主是需要不同素质的民主,有初步的民主意识和素质,就可以实行初步的民主选举和民主政治。初步的民主条件,可能在自上而下的民主训政和初步的民主实践中形成,你要学会游泳就得跳到水里去。周先生记这段话下来呢,没有太多的评述,但是他的意见呢,也是跃然纸上了。

《开卷八分钟》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点击收看《开卷八分钟》更多节目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