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没有电话怎么约会”
2009年01月08日 14:31凤凰网专稿 】 【打印

梁文道:就像我们前两天所说的一样,80年代并不是突然之间在真空里面爆发出来,蹦出来的,它前面也一定有一个背景,那前面的背景是什么呢?从时间来讲,当然就是70年代。70年代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代,60年代的时候是一个文革刚刚爆发,运动达到最火热、最高潮的时候;那么80年代就是开始思想改革开放,文化热出来了,整个中国进入一个解冻、花开的时期。

夹在中间的70年代似乎看起来比较平淡,但是问题是今天在我们国家很多很重要的领域里面的中坚分子,其实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到了80年代他们开始踏上舞台,他们身上一定烙印着一些70年代留在他们身上的东西。所以今天我为了要追溯这样的一个历史的轨迹,再给大家介绍一本新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的这本《七十年代》。

那么整个概念看起来跟《八十年代访谈录》差不多,可是诗人北岛跟评论家李驼主编的这本《七十年代》,比较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不是一个访谈,它是邀请了几十个人,一人写一篇回忆,一人写一篇自述。然后在这些回忆里面,我们可以看得到很多不同的人,他们对那个年代的感觉、印象也是不一样的。虽然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有过知青下乡的一个经验,但是这个知青下乡体会到的东西还是不同,然而尽管如此,我觉得我还想从这里面找出一些共性跟大家来谈一谈。

作者:北岛(主编)/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

什么共性呢?记不记得我昨天在讲《八十年代访谈录》的时候曾经说过,8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帮人,他们那种聚会的状况。在70年代的时候这种聚会尤其令人觉得好奇,每一个人都提到当年的聚会,但是问题是当年那种聚会我们知道是要冒风险的。你们私底下聊些什么呢?看些什么呢?听些什么呢?交换一些什么样的灰皮书、黄皮书呢?交换一些什么样的唱片、讯息呢?这都是有问题的。

然后我们看这里面(张朗朗),他写的这篇《临近的地平线》里面他说,70年代我听说许多人在全国各地的草棚里头、油灯下,一肚子理想,满脑门子深刻,在写着、画着、唱着,做着文艺梦,都是形形色色、不同层次、不同境遇的理想主义者。在那个年代,表面上看是个文化贫瘠的时光,他们这些活动渐渐形成了文化潜流在地下交汇着、涌动着,所以到了80年代才会有那样一次划时代的文化群体的勃发。

然后我们再看(朱振林)他就说到,他在他的文章里面他就说,到了1976年的时候,其实那些知青下乡的那些村,原来是隔绝的,管的很严的,但是到了76年,已经实现了村村通了。实现了村村通之后,他们朋友已经意识到表达权利对于思想自由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于是就发生了一个当年很有名的事件。

什么事件呢?他就说到,当年有几个写诗的朋友上京,把自己创作的诗歌贴在北京街头,后来索性成立了启蒙社;接着又有几个画画的朋友到北京街头,举行了一个飞行画展,被称为“五人画展”;然后还有一个人只身到天安门广场站了几天,身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要求继邓小平访美之后访问美国。这是70年代末,这人到底搞什么呢?其实这背后有很深的政治含义,他要求的,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公民旅行,或者是公民出国的一个自由。

这么一些人,在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他们这么活跃,跑来跑去,天天在谈那么多事,他们到底是怎么凑在一块呢?北大中文系的李林在他这本书里面,他的回忆里面,有一段回忆特别有意思,这段标题叫做《没电话怎么约会》。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