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性是爱欲
2008年01月31日 21:04 】 【打印

《开卷八分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主持人:梁文道

首播:周一至周五17:05—17:15

梁文道:在不同类型的老师中,有一种是最为人神往的,甚至非常崇拜的,就是所谓的大师。

今天我们讲到大师,我们想到的是一个学术上有成就,有地位的人,在最传统,最经典的意义上,大师指的是像孔子那样万世师表,指的是像耶稣这样的改变人类社会的传扬者。而他们基本上全都是一些老师,而老师跟学生,跟他们的门徒之间的关系是亘古以来,无论哲学、历史、文学上面,都是很重要的题目,很多人去探讨。

但是,有没有人能够融会贯通的把从音乐到建筑,到哲学,各种门类里的大师与门徒的关系一一理清,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很特别的书,就是现在手上这本《大师与门徒》。

《大师与门徒》这本书是教育大师的教育,大师的课程,大师的课堂。那么作者是乔治史坦纳,是当今世上最博学的三个人文学者之一了。一个是意大利波隆那大学的有名的大作家艾克,还有一个是美国的哈罗的布罗姆。都是学冠五经,非常了不起的大作家。这本书是他的一个演讲集。

这绝对不是一本容易看的书。他过去几年的写作也好,演讲也好,都有这种风格。其实他喜欢做大量的引述,提大量的人名。然后在大量的历史文献典籍中简单的带过几笔,看出中间的关联。写的东西不是深,而是预设了你已经知道了很多东西。你对西方文化史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看得懂他写的东西。

但是如果你看得懂的话,你就会发现,他写的非常好玩。比如说这里面提到一个在中国号召力很强的人,就是德国的海德格尔,他提到海德格尔当年跟胡塞尔的关系。胡塞尔大家知道是现象学之父,当年指导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是亦步亦趋跟随他十几年。但是后来慢慢出现一种叛逃之心,他一方面表面上对师傅是必恭必敬。但私底下开始跟别人通信,去嘲讽自己的老师。

他谈到这个关系上谈的是从亚里士多德拒绝柏拉图的某些学术以来的说法,“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就这个学生跟老师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他很希望自己的东西有人能继承,未完成的事业有人能接续。

这种问题不是一个一般严肃的教育学上的问题。甚至不是教育哲学探讨的问题。但是他这个文化上很有趣的课题,那么这本书就谈了很多这样的课题。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课题,史坦纳花了很多篇幅去谈,师生恋,而且这个师生恋不是一般的师生恋,是有欲望的、性欲的那种师生恋。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欲

柏拉图有两个老师,一个是耶稣,另一个就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很重要一个导师,这个导师呢,他看来跟性欲是有关系的。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台湾翻译的,我觉得不是很理想。比如说讲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呢,原来英文出版的,在这里面他提到这么一个概念,他说苏格拉底用一个最通俗讲法来讲的话,他是一个重欲者、是一个情欲主义者。在他的教育里面,无论是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的教育,到最高级、最抽象的教育上,爱欲都充满其中。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欲。

为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欲呢?比如我们刚才提到想念篇,在想念篇里有一个很有名的片段,就是他一个学生,很崇拜苏格拉底,他明明说苏格拉底长的是出了名的丑,是一个老头。但是他太爱他的智慧,他自愿留下来要陪苏格拉底睡觉。都是男的,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人谈恋爱指的就是同性恋。

好,那么在这样的情况底下,苏格拉底怎么办呢?是逐步的引导他,先以最大的自治力节制自己对学生的欲望。然后逐步引导他,希望他往更高的境界去走。而这个更高的境界,在柏拉图的恋爱事业,我们都以为这个东西好像跟欲望,跟爱欲无关,可是再回想,像史坦纳讲的,这难道不就是一种最深刻的一种爱欲表达形式吗?所有的教育都牵涉到说服。

教育像强奸一个学生,牵涉到一个学生对门徒对大师的屈服,对他的奉献。你打开自己,让他进入,所有这些描述,这种比喻,这种说法都可以形容是一种肉欲的,一种性欲的隐喻。所以史坦纳认为,任何的教育,再灵性的教育也好,都逃不过爱欲的一面。

任何教育都逃不过爱欲

因为教育本质上,就是一个灵与肉的结合。我们常常以为教育是灵性的,可是你想想看,在舞蹈的教育,在音乐的教育里面,那师生之间的身体接触是用不着讲的。而且这个接触是你在断念学生的身体,你在使得他去适应某种的操作身体的方法。而同样的,在一个看起来很抽象的一个精神哲学上面的讨论上面,这学生同时也是在不断的屈服过程。而老师这时候,当然有时候可能是老师会被屈服。因为老师是被学生引诱着,层层深入,越讲越深,为了要进入这个学生的灵魂,为了要适应这个学习能力。

我记得以前我曾经认为师生恋没有问题。如果你说,因为学生去为了老师的智慧,为了一个人很博学而去爱他,我觉得那是很无聊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是为了这个原因去爱一个人的话,你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好好读书呢,你也可以变成一个很博学的人。但是,后来我才了解,原来知识不是中性的,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的人身上面,他去体现出来,他去构想出来,他去描述出来的时候,那个东西是离不开那个人,他的身体,他这个人的存在。

往期精彩内容:

怀念西南联大 刘文典PK蒋介石 

 “新新人类”教育如何打造

中国知识分子缺乏独立人格?

当富人不再和穷人住一起

文学世界的潜规则

『版权声明』
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王文静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