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开卷八分钟:美国知识分子读的杂志
2007年08月24日 08:39  【
相关标签
 
   

声明:独家稿件 转载需经凤凰网授权

《开卷八分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主持人: 梁文道

首播: 周一至周五 18:45-18:55

一份文化思潮刊物,或者一份做文物思潮介绍或者讨论的刊物,一个书评杂志就应该集中活力搞书评,两者是不相干的,但是为什么我们都会觉得一个书评杂志或者一个读书杂志,应该承担一个文化平台的重任,而一个搞文化平台或者希望自己成为思潮核心的一个杂志,又往往觉得书评是它的重点?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而把两者拉起来,联系起来,甚至用来要求我们中国人自己办的读书杂志。比如说像《读书》等等,是因为我觉得我们或许心目中有一些其他国家留下来的典范,什么典范?最有名的就是《纽约书评》杂志。

《纽约书评》在同类书评脱颖而出

这个《纽约书评》杂志,我们中国人一般都比较难看得到,但是没关系,其实大家也可以订,或者上它的网站去看,除此之外,我们还给大家介绍,我手上有一本书叫《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是他创刊大概50周年的时候,他的一些文章的选集,也被翻译成中文了,说到这本杂志,很多人都把它搞混,跟什么搞混?跟另一个很有名的书评杂志搞混,那个书评杂志就是《纽约时报书评》,但两者其实是非常不同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纽约时报书评》历史很悠久,文章分量比较短,谈的书是什么都有,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普罗化、大众化。但是,我觉得以一份报纸来讲,要每个星期出一份薄薄的书评刊物也很不容易,而且它历史很辉煌,在过去的时候,纽约时报之所以想要出一份书评刊物,是因为他们认为书,著书界、出版界也有它的新闻,它应该用对待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或文化新闻的态度来对待出版跟书,所以它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新出的值得注意的书,然后找人去评论它。但是到了1960年的时候,越来越多纽约派的知识分子,就是那帮永远穿着黑衣服,老在抽烟,有一点酷的那帮哥们,喜欢搞前卫的那帮哥们、姐妹们就已经有点不满了,于是到了1963年,就有一帮人自己出来办了一份新的书评杂志,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知道的《纽约书评》杂志了。这个《纽约书评》杂志的特点在什么地方?就是《纽约书评》杂志,它的文章通常比较长,在英文来讲算比较长,一篇书评平均是5000字。

第二就是我们刚才讲到那一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很强调,透过一些新出版的书籍的讨论,去掌握一个主题,透过那个主题,再去剖析整个时代的一个趋势跟一个走向。

这话说起来很复杂,但我们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描述,我们假想一下,如果今天是《纽约书评》杂志,《纽约书评》杂志在有中文版的话,它大概会怎么来处理它的版页?很可能在前几个月,它就会办一个专题,就是或者找几个人写文章,就是谈《论语》心得了,谈于丹的《论语》了,那它的谈法会是怎么谈?它是这么谈,它会把几本近期内有关《论语》的书集中起来,找一个作者,通常是个专家,很集中的写一篇文章,用一篇文章去谈这几本书,去评论他们。同时想涵盖一个主题,就是这个《论语》热,然后再让大家看到,我们今天,我们这边的思潮文化走向是这个样子的,它向来就是这么做,但是《纽约书评》杂志还有个特点,什么特点?

就是它的这些作者群是非常的优秀,那里面有不少作者,他其实不是给它们写书评,是给他们写报道,在越战时期,因为它1963年创办,正好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嬉皮士运动开始风起云涌的年代,当时它有一批很年轻的作者,为它做了一些很激进的报道,所以到了今天为止,大家印象中的《纽约书评》杂志还是一份比较自由派或者是中间偏左的这么一份杂志。

很可惜我在我们国家一些传媒上面看到对这份杂志的一些介绍,在谈到最近读书事件,来谈这本杂志的时候,居然说这份杂志是右倾的杂志,这是大错特错的一个说法。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这不仅不右倾,而且是极左了,对很多人来讲已经是,这帮人很大力支持激进文化,反对运动,但是后来给人的感觉它还是小圈子,就是都是一些太高雅的一帮人,不够激进,而且它那些长篇大论,谈战争啊、谈政治的文章也慢慢少了。

直到9·11之后,美国开始打反恐战争,它的锐气又回来了,这里面有两个老编辑很有意思,一个就是爱普斯坦;另一个就是他的老拍档希尔佛、爱普斯坦这两个人,几十年来编这份杂志,得到很多人的敬重,而且道德上、知识上都很有勇气,可能这个爱普斯坦2006年已经因病去世,现在剩下希尔佛一个人在编这份杂志,再说这份杂志,它最近几年就出了很多重量级的文章,去抨击英美的反恐战争,而且揭露出很多外面的人不知道的一些内幕消息,就办得像一份报纸一样,但说回头,书评依然是它的重点。

读者的兴趣读书杂志要琢磨

说到这儿,我觉得可以又回顾一下,昨天我们谈到读书杂志不好懂这个问题了,这份我们翻一下这个《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你会发现里面很多大家,比如说汉娜鄂伦纳或者是苏珊桑坦,或者是很多有名的大家,有不少是思想很精深的一些学者,他们都为它写东西,但这份杂志,厉害的地方不是有大家帮它写东西,因为大家帮你写东西,你也会很头疼的,他们写出来的东西万一一般阅读大众看不懂,怎么办?厉害的地方是,所有这些大家写文章,他大致上都能够写着稍微浅一点,掌握到一种一般读者的趣味跟要求。

什么叫做一般读者?吕叔湘先生是把这个字译制于英文里面讲,表面上是一般读者,但是其实它指的是什么?它的是一种你有阅读习惯、有阅读趣味,对文化和学术有基础的一点认识跟感觉的这么一种读者,这种人我们叫做一般读者。这份杂志就是办给这种人看的,它无论是什么学者来写,他们大概都已经掌握到他的题材,虽然平常写很复杂的论文,但是你约他们写稿的时候,懂得按照你的那个方法去慢慢的去写出他们的想法,而且它的编辑会跟你琢磨。我想很多人批评读书杂志,就是因为它做不到这一点,没办法把一些很严肃、很深的东西转化成一个一般读者能够消化的文章。

相关阅读

开卷八分钟:笔底波澜 百年中国言论史

开卷八分钟:最奢侈堕落的生活是什么样

开卷八分钟:给包养情妇列个帐单

梁文道:我的魅力在于没有侵略性

梁文道:我是个被大学‘赶’出来的人

梁文道解读“当代中国人的身份焦虑”



   编辑: 蒋瑞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