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独家稿件 转载需经凤凰网授权
首播:周一至周五 18:45 重播:周二至周六 14:05
谁在歧视女性?孔子?
傅佩荣:诸位观众,欢迎收看《国学天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谁在歧视女性”。
我记得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同寝室有一个日本同学,有一天我们在校园里面聊天,这时候来了一位美国女同学,她跟日本同学是同系,所以三个人一起聊。
聊着聊着,这个美国女同学,好像想到什么事情,就指着这个日本人说,你们日本人恶名照章,因为你们歧视女性。这个日本人很聪明,他也念过《论语》,他立刻指向我,他说你不能怪我们日本人,我们是孔子害的。
当时我心里面觉得误会太深了,时间上也来不及我去解释。
后来我发现这句话呢,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话千古以来被当作孔子歧视女性的证据。但是这个说法对吗?我们今天特别要说明,这是一个误会。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呢,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描述当时的社会现象;第二种是发表他个人特定的主张。那么请问孔子说这句话,是属于哪一种呢?我认为是第一种,描述当时的社会现象。
古代的社会,我们都知道,女子受委屈,那是因为“男有分女有归”这样的观念,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女子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一个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呢,他就无法开发潜能,他也不可能在社会上找到独立的经济的能力。经济上不能独立的话呢,人格上很难挺立。
所以后面所说的,你亲近他,他就傲慢,你疏远他,他就抱怨。这可以理解的,所以难养是指很难相处。
所以这里我们就要了解,在古代的社会的情况,跟今天不一样,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很难相处,女子当然是指女性了,他是描述当时的社会现象。
至于小人呢,当然是男生了,因为男生在社会上,可以从事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甚至各种军事社会的活动。他有很多立志成长的机会。
所以小人,这些男生,他如果不长进的话呢,同样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所以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到今天一个人不管做了多大的官,有多大的成就,他看到他的领导,他的上司,他的更高的老板对他好,他很容易就傲慢的,疏远他的话呢,他很容易就抱怨了。
我有时候想到自己也不例外,我在大学教书,校长如果对我特别好,我自然就觉得好像比一般人要高人一等,要得意了。校长如果不理我的话呢,我心里面难免就抱怨。
所以孔子所说的是一种人情之常的表现,说明呢,很少人可以度过这一关。
那么如果了解这个情况的话,就不会责怪孔子,说他歧视女性,孔子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孔子从小三岁父亲过世,是妈妈把他带大的,他有同父异母的姐姐九人,你说他歧视谁呢?
所以孔子基本上并没有这种男女之间不平等的观念,他看重的是每一个人都有他内在的价值。
那么如果了解到孔子是描述当时的社会现象,那么今天,如果孔子在世的话呢,他会怎么说?他会把这句话重说一遍,他会说“唯小人为难养也”。
但是这个时候就需要加一个注解,就是小人在这个时候,就要包括女生在内了。所以不论男女,只要受过教育,知道开发潜能,知道选择人生的正确方向,他就应该自己不断的上进,那如果说你不肯上进的话呢,就很难相处,这种很难相处得情况,古今中外都有。
下页内容:从古至今的“男人”“女人”和“小人”
相关阅读:
编辑:
孙艳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