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李鸿章居然把铁路修建了皇宫大内,这的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一新鲜玩意,不仅让从未见过火车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王公大臣们大开眼界,同时也赢得了最高当局对铁路的支持。可以说,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次成功的广告秀。但可笑的是,老佛爷因为讨厌火车的声响,所以列车不用车头牵引,而是由太监们拉着在轨道上滑行,堪称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大“奇观”。
凤凰卫视2月5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一号井”是开滦煤矿的老字号矿井,也是中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矿井。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百年老矿依然雄风不减,如今,日产原煤仍达到13000多吨。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的开滦煤矿,有“中国煤炭工业的源头”、“中国北方民族工业的摇篮”之称,它所承载的沉甸甸的历史,让今天的唐山人引以为荣。
刘庆(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开滦煤矿的前身是什么?就是“开平矿务局”,1878年李鸿章派一个叫唐廷枢的人到开滦,来建立“开平矿务局”,采取“西法”凿井,也就是说,用近代化的采煤方式开采煤矿。
解说:令唐山人骄傲的不仅仅是这座闻名遐尔的晚清“第一佳矿”,中国最早的标准化铁路,唐胥铁路,最早的蒸汽机车“龙号机车”,也同样诞生在这里。这是1888年,唐胥铁路展筑至天津时的照片,65岁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前呼后拥之下,威风八面地出现在通车典礼上。应该说,这是李梦寐以求的一天。可照片上的他似乎并不欣慰,那庄重的神态、严肃的表情,仿佛预示着又一场风暴即将来临。那么这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风暴?让这位晚清重臣如此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呢?
窦文涛:欢迎观看《凤凰大视野》,这个世界上第一条公用铁路,是1825年诞生在英国,十几年以后呢,在这个中国有关的书籍里头,就开始见到有铁路的这种记述,像林则徐啊、魏源啊,都在他们的这个书里写到过铁路,地理学家徐继奢也曾经在他的著作里头,对铁路做过比较详细的介绍,而且评价这个铁路叫做精能之至。
但是有一点你也想不到,在中国呀,最早提出建铁路构想的这个人呐,不是清廷的人而是清王朝的死敌,太平天国的亁王洪仁玕,有人读他玕王,他确实能干。他写过个东西叫《资政新篇》,在里头洪仁玕提出来,要在二十一个省修建铁路作为全国的脉络,但是这个中国方面最早对铁路的态度有点洪水猛兽。
1863年这个英、法、美三国,驻上海的领事就向李鸿章,当时李鸿章是江苏巡抚,向这个李鸿章提议要承建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但你看一开头啊,李鸿章琢磨着,说这个列强觊觎我这个铁路,安的什么心,他认为他们没安好心,甚至还认为他们背后肯定是有人指使。那么到后来呢,像是这个清廷任命的这个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还有英国驻华的这个参赞威妥玛,都向这个清政府提议要修铁路,但是清政府一开头对他们的这些提议,都认为是包藏祸心,一概排斥。
解说:1865年,一条全长仅一华里的小铁路,出现在北京宣武门外,这是英国商人杜兰德的“杰作”,他的目的也许是为了开启风气,宣扬铁路之利,谁知汽笛一响,京城人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惊诧,据徐轲的《清稗类钞》记载,英人杜兰德于同治乙丑(1865年)七月,以长可里许之小铁路一条,敷于京师永宁门(宣武门)外之平地,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人诧为妖物。“小汽车”其实就是简陋的蒸汽机车,其速度绝不会比马车快多少,但在善于想像的中国人眼里,居然如同妖怪一样“迅疾如飞”。不过既然是“妖物”,当然不能允许存在,步军统领衙门随即以“观者骇怪”为由,紧急拆除,这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杜兰德的尝试虽然没有成功,洋人们却并不死心,他们企图把攫取铁路修建权的想法,塞进“修约”的条款之内,总理衙门为此征求督抚大臣们的意见,得到的反馈仍然是众口一词“碍难实行”。
19世纪70年代,日本“逼于东南”,俄国“环于西北”“外警之迭起环生者,几于无岁无之”,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边疆危机。1872年李鸿章致信丁日昌,第一次明确提出,俄人坚拒伊犁,我军万难远役,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即无战守之方,俄窥西陲,英未必不垂涎滇、蜀。但自开煤铁矿与火车路,则万国蹜伏,三军必皆踊跃。他相信,中土若竟改驿递为电信,土车为铁路,庶足相持。”
李的这种设想在士大夫们的眼里,无异于痴人说梦,“闻此言者,鲜不咋舌”。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沿海形势骤然紧张,李鸿章修建铁路的想法开始迫切起来,他在《筹议海防折》中又一次提出,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当不致误事,但奏折递上后,同样是洋务重臣的文祥,也只能“目笑存之”。1875年春,李鸿章趁进京参加同治皇帝葬礼之际,晋见了恭亲王奕。在拜会恭亲王时,他力陈铁路之利,并请先试造清江浦至北京一线,以便南北转运。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mac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