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从“巧克力大厦”到中标“鸟巢”
2009年10月16日 14:5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吴小莉:“取之社会,回馈社会”,作为中信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已经深深地融进了每一位中信人的血脉中,从荣毅仁到他的继任者,无论是谁在执掌中信,每一个中信人都把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中国患难与共,为和谐家园尽绵薄之力,这就是中信人特有的宽广胸怀。

王军:社会这个公益事业呢,也是一个公司的责任,同时也是这个企业文化创建,它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说扶贫,我们在云南扶贫的花那个二十多万给人家村庄里头修条路,给把那个水引到村庄里头去,就是十多年以后再去那老百姓就像亲人来了一样的。我是去那,那这种也是那个,大家捐钱,大家参与,这个社会责任心和公司的凝聚力,都能够凝聚在一起了。

解说:早在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中信公司就在云南红河州开展扶贫工作,经过17年的努力,先后投资近三千万人民币,大大地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

赵景文(中信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我们就一直探索,有没有办法让它们,把它们的一些好的资源让它开发利用起来,这个经过探索以后,现在选择了,首选是一个叫石榴开发。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一级子公司,叫中信红河产业开发公司,注册资本是一亿元人民币,重点是搞这些石榴开发。

每年它的年利润就会在这个几千万以上,那么公司已经表示,这个中信红河公司所有的收入、利润,都要用在元阳和屏边,这两个我们对口扶贫的县里边的发展。

解说:2002年,中央安排17家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定点支援西藏一些落后地区,中信集团援藏对象,是那曲地区海拔4700米的申扎县。

赵景文:它整个面积是2.4万平方公里,整个县,那个县城很小,还真不如我们内地的一些比较好的村庄,没有一寸水泥马路,都是土路。土路也是,也没有经过很好修整,也不平整。

解说:经过实地考察2003年开始,中信公司投资两千多万人民币,先后为当地修了公路,建起了土畜产品交易市场,为每家每户装起了太阳能灶,解决了牧民做饭,看电视、照明的需要,改变了当地牧民的生活条件。

赵景文(中信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这个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原来我们去的时候,家家户户这个藏族牧民都是烧牛粪,点那个酥油,点油灯,从来那个老百姓没见过电灯是什么样的,更别说看电视了,那么我们这样安排,这样把这个对口支援,直接做到老百姓家里面去,非常欢迎。

解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信海直受国家民航总局的指派,出动12架直升机赶赴灾区,并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陈贤发(中信海直抗震救灾前线副总指挥飞行机长):第一次我们到山区飞行,一个是地形不熟,它那地方山谷非常狭窄,另外那是一个采磷矿的一个地区,高压线非常的密集,能见度又不好,地形又不熟,那么多的高压线,而且地震以后高压线都倒塌了,也分不清它的走向,所以风险是很大的,最后他们进去了以后,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完成了侦察任务。

解说:灾区山多林密,飞行环境非常险恶,这无疑给平时主要负责海上石油勘探的中信海直的飞行团队增加了飞行难度,而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中信海直出色地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每一项任务。

陈贤发:主要就是救人,运送食品,还有运送一些急需的一些物品,比如说我们运过汽油,堰塞湖里的摩托艇需要汽油,那么整个路途全堵塞了,没法运进去,只能靠直升机。另外运炸药,因为堰塞湖,有一些小的堰塞湖也需要疏通,否则的话造成的,如果溃堤了以后,可能要造成更大的伤害,是吧,运一些炸药进去。

解说:在灾区的四十五天中,中信海直飞行团队运送物资70吨,人员近二千人,出动的直升机数量在抗震救灾的所有直升机中占30%。为了更好的改善生态环境,使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中信人将目光投向了沙尘暴源头之一的河北黄羊滩。

赵景文:当年人们形容是这个叫黄羊滩,这个大沙滩是扣在北京城市头上的一个大沙盆。

王军:14万亩的移动沙丘,每年吹出来的沙子不一定全落到北京,从吹到别的地方落,就是两万多吨。

解说:为了彻底根治沙源,2000年中信人选择黄羊滩,运用科技手段,建立治沙示范区,栽植抗沙、抗旱植物,引进既有治沙、固沙作用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草种,开展生态林业,科技治沙。

王军:在开始种树的时候,每一个树都插一个,套一个纸管,到夏天太阳晒到沙子上,反射上来的问题有60多度,把树苗都烤死了,白天套上那纸管,晚上纸管拿下来滴点水上去,就那样,我们第一年的,那个一千多亩试种的成活率很高了,接近90了。

解说:昔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黄羊滩,如今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对于改善北京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极有作用。五年多来,黄羊滩工程完成造林17000多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创造了冀西北干旱地区,沙地造林成活率的奇迹,被河北省评为“沙地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赵景文:我们经常组织员工到那去参观学习,回来以后都很有感触,回来做报告,那在会场上都讲不下去,那么他们在那获得什么呢?他会了解到我们的国情,就是作为中信员工通过我们的扶贫的这些比较贫困的这些县,它的状况了解我们的国情。

第二,可以从他们那汲取到,这个艰苦奋斗的这样的精神,这是一种营养,这个你培养这个爱国主义精神,这个进行国情教育,我们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基地。所以这个它应该是双向的,不是单一的仅仅是我们给人家提供一些,一点资金或者人力支持是不一样的。

吴小莉:30年来,与中国改革开放一起腾飞的中信,带给世人的是不断的惊喜和卓越的成就,但是中信人并没有因此停止前进的脚步,面对新世纪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在瞬息万变,不可预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信集团公司究竟如何沉着应对?中信这艘巨轮怎么样驶向胜利的彼岸?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关注《中信集团公司30年特别纪事》,第五集《扬帆远航》。

《凤凰大视野》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每周六至周日09:00-09: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