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在中国抗日前线入党的外国人
2009年09月25日 14:1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1937年11月,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致函印度国大党主席尼赫鲁,信中盛赞印度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大力支援,同时也因为战事日益紧张,而造成了医疗困境,请求印度再次给予八路军医疗方面的帮助。尼赫鲁收到信之后呢,马上向全国发表了一项声明,声明当中尼赫鲁宣布孟买的1938年1月9日(号)定为是中国日,同时决定派遣一支小型援华医疗队,前往中国抗战前线。

凤凰卫视9月24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唐县葛公庄曾经以建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与白求恩卫生学校闻名晋察冀边区,但今天边区已成往事。

陈玉恩(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馆长):这个地方也是作为柯棣华的逝世纪念地,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因为这个癫痫病反复发作,病逝于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屋。

解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三十二岁的印度大夫柯棣华,因劳累过度牺牲于这间小屋,人们极其隆重地为英雄举行了追悼会,按照村庄习俗,人们拉纤送葬,将柯棣华的灵柩送往晋察冀烈士陵园安葬。后来因为1962年的中印边界矛盾,这段曾经被视作中印友好象征的故事,淡出人们的视野。

柯棣华有一桩中国婚姻,他去世那年,儿子不满一岁,聂荣臻为他取名柯印华,196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柯印华,因为医疗事故,也突然去世。

郭庆兰,九十岁高龄,她曾经伴随柯棣华走过中国的战火岁月,柯棣华去世后,郭庆兰改嫁。

1938年,孟买青年柯棣尼斯二十八岁,他决定放弃投考英国皇家医学院的机会,申请加入国大党主席尼赫鲁推动的援华医疗计划。这个决定,让一心期待儿子能通过医学道路,走上锦绣前程的父亲感到震怒。因为他的父亲,正陷于债务危机。

任鸣皋(柯棣华医疗队队长):一开始的时候,他父亲有点犹豫,希望能够柯棣华留在家里帮帮他,因为他买了房子以后自己管不了,而且呢还是有的还是借一部分钱买的,这家里都不知道。借的那部分钱呢,也需要还的,自己呢也没有筹划好,就比较冒失了。他感觉到自己,已经有点吃力了,因为做医生收入还相当可观,他希望柯棣华留下来,帮他处理家务,一方面弄点钱帮他还账。

他原来的校长告诉过柯棣华,他说你假如去的话呢,对家里也没什么帮助,你到中国去以后,还有个可能,生命危险,你自己挑选一下吧。这个时候柯棣华呢,就是满心的希望,能够帮助中国抵抗日本。写给他父亲的信,就是非常诚恳的希望他父亲答应,他父亲看到他那个样子,所以他就支持到中国来了。

解说:1938年9月,柯棣尼斯成为最后一名加入印度援华医疗队的队员,前往中国,印度国大党,为五名精心挑选的医生,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著名社会活动家奈都夫人,在告别词中这样说道,你们承担了一项危险的工作,你们中国的自由事业中,甚至可能要和中国同志一起献出生命。

任鸣皋:他们五个人,爱特是队长,卓克副队长,柯棣尼斯就是柯棣华,巴苏、木克奇这个是队员,一共五个人,都是外科医生,都是比较全面的。这个,你比如说柯棣华,又是内科,又是外科,西医内科,外科他都会了。卓克华呢,他是专门是搞肺部那方面的,但你看,他别的东西会吗?也会一点。所以讲起来的话呢,算是全面的外科医生,他们来的时候啊,规定的比较具体,第一批就是他们五位,规定一年时间,到期了以后,第二批再来换,再到期,第三批来换,一直到中国抗战胜利为止。

那么他们到中国的所花费的钱呢,由印度来负担的,这个吃、住、行他们自己带来钱,自己汇过来的。所以这个方面也比较独特的,照顾中国好像无微不至,非常细致,这个,尼赫鲁总理考虑的问题,都是为中国我们这方面想的。这个我觉得很不简单,他们来的时候,在船上就带了五十四大箱的药品,一辆防弹救护车,一辆卡车,还有一台X光机。

解说:尽管战争的阴霾压城,但广州还是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迎接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到来。

任鸣皋:到了广州了,那码头上面很热闹,去的人很多,这个大家都感觉到印度对我们很好,这个,还来了大夫帮助我们抗日,上船的人就是宋庆龄带头,中国同盟会主席,还有何香凝,还有一位是爱泼斯坦。过了两天呢,在一个招待印度大夫的一个盛大宴会上面,刚好宋庆龄主席跟巴苏大夫坐在一起靠近,这个时候,巴苏就要求宋庆龄帮他们到延安去。结果呢,这个宋庆龄这样说的,她说你们到汉口以后,可以碰到史沫特莱,可以碰到周恩来同志,他会给你们安排的,请你们在那边提出来就行了。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