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坚决不同意她的决定,从香港接连发来十二封电报
余加安:那时候不需要大人,只要你拿着户口本,他就给你迁,说句老实话,那时候你要走,他巴不得,因为上海呢,有名额的,要完成这些指标的。
姜步宏:到了派出所交了一分钱,盖了一个印,迁出这样的,一分钱。
解说:从1962到196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接收全国知青12万多人。这其中仅上海一地就有97048名,此外还包括南京、武汉、北京、天津等地少部分的支边知青。
解说:退休后回到上海的鱼姗玲把家安在了上海远郊区,当年她出身所谓剥削阶级家庭,父母在香港,拥有丰厚资产。1963年,她高考落榜后报名支边。
鱼姗玲(原农1师14团知青,1963年进疆):我当时也已经办了手续到香港去,手续也办了。你要到香港这种地方去,当时香港是资产主义社会,你要到这种地方去,就要办退团手续。所以我就到学校去办退团手续。当时老师们也很不理解,就说你在学校里表现是很不错的,一直是班干部,团支部委员,那你怎么刚离开学校没两天,你就要到香港去呢,人家那个说法就到香港去是很不好很不好的。
解说:父母坚决不同意她的决定,从香港接连发来十二封电报,母亲还专门赶到上海苦苦劝说。最终,鱼姗玲还是登上了西去的列车。
鱼姗玲:因为家里面我父母亲早就没在上海,我一直就是在学校受的学校里的这个教育嘛,所以在学校里我一进高一就入了团,就一直担任班干部啊,团干部啊,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这点还是有的。那最后我想,那街道里面这样子动员,那自己说话也得算数。但是像我这种情况后来是很多很多的。特别是也得家庭是条件相当好的。
解说:鱼姗玲的行动正是各级组织所欢迎和鼓励的,她一下子成为那个时代的先进典型。
祝匡依(原农8师知青,1964年进疆):当时在《中国青年报》也好,或者在其他报纸上也好,这样的典型比比皆是,你比如说邢燕子,河北的邢燕子,当时我们的崇拜对象董家庚,我们还给董家庚写过信,他也是一个高中毕业生,但是他是农村的孩子,不去考大学,就去到农村,就回到了老家。经常在讨论这些事情,就觉得凡是报上登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楷模。
解说:祝匡依的家在新疆石河子市,1964年,他成为为数不多的北京支边知青当中的一员。
祝匡依:在这儿,你看我保存得多好。1964年7月31号下午7时半,北京工人体育场。我们一看到报告人周恩来,我们都大吃一惊,周总理给我们做报告,当时我们是中学毕业生,首都工人体育场可以坐万把多人,当时北京高校都去了,但是我们作为中学生代表,我们也去了。主要的内容就是让我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何百成(原农1师13团知青,1963年进疆):这是当年上海知青来了以后,这个帽徽就不对了,但是都是这样的军帽。
记者:当时没有?
何百成:当时没有帽徽,没有领章,没有帽徽,但是都是这样的军装。
毛国胜(原农3师知青,1963年进疆):穿军装,这是很大的诱惑力,基本上认为自己是去当兵去了,军人。
安康:我去的时候16岁,我身高1.48,四号军装,最小号的军装超过我的手指,很长,那么我们楼下,我家住在三楼,我二楼有一个比我大的一个邻居,一个女孩我们从小一起玩的。她们俩帮我改,把袖子弄短一点,再给我烫,一晚上就没睡觉。她们激动的怎么样?激动的也想去,很羡慕,很羡慕,就跟我八月份去了,她十月份也去了。
解说:据知青回忆,当年报名去新疆的,还有两种较为实际的心态:有人为减轻家庭负担;有人为改变自身的命运。当年的录取标准曾明确指出,对出身地富反坏右家庭的子女,只要积极要求边疆建设,应重点考虑,予以录取。
下一页:大量社会青年滞留在社会上要出问题的,当时考虑就是要把这些人弄到新疆去
相关新闻
编辑:
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