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变革使同文馆由先前单纯的外语学校变成以外语为主,兼学多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至1877年,馆中已有学生101名。后又设置东方馆学习日文。这一时期,同文馆规模扩大,在上海和广州设立了分馆。
当时来华执教的外语教师共54名。这些人除了在同文馆授课外,大部分还在其他领域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洋务运动时期在华活动外国人的代表人物。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同文馆被迫停办。1901年底,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1889年,主管该馆事务的曾纪泽对学生的水平作过一次统计:该届100多名学生中,学习优秀者约占20%;不堪造就、应予淘汰者10余人,约占10%。京师同文馆在这一时期培养了一批卓有成绩的外语人才和28名高级外交官。
担任同文馆第一任总教习的丁韪良是洋务运动中外国人向中国人传授新知的代表。丁韪良是美国长老会的传教士,在自然科学、国际公法等方面有良好的素养。1869年11月26日,总理衙门聘请他出任同文馆总教习,他一干就是25年。
1863年,丁韪良开始着手翻译美国人惠顿的《万国律例》(即《国际法原理》?雪。不久,《万国律例》由恭亲王奕?拨专款付印出版。在这本书中,中国人见到了这样一些字眼:权利、主权、人权、自由、民主等。1869年,丁韪良辞去长老会的教职,受清廷三品文官衔任同文馆总教习。1898年,在李鸿章推荐下,光绪皇帝授丁韪良二品顶带衔,任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外国在华书刊出版业发展迅速。19世纪末,外国人在华创办的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其中大部分是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
1815年4月17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来华,带领中国雕刻印刷工人从广州出发,至马六甲(今属马来西亚)筹建英华书院及其印刷所,同年8月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月刊。
1865年2月2日,英国人约翰o查尔默士在广州创办报刊《中外新闻七日录》,报道内容遍及天文、气象、数学、物理、医学、工业技术等领域,极大地开启了国人的眼界和心智。
1874年3月,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1876年2月又创办《格致汇编》,它是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类的综合性期刊。该刊旨在介绍西方科技成就,登载科技新闻,评介或摘译西方新出版的科技书籍,凡西方科学技艺均有涉及。1885年,他又创办当时惟一的科技书店--格致书室,书室被称为“中国青年学生学习西学的‘麦加’(圣地)”。傅兰雅在华20余年,翻译、出版过逾百种科学著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清廷为表彰傅兰雅,特赐他三品头衔。
1868年9月,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中文周刊《教会新报》,1874年9月改为《万国公报》。该刊介绍过哥伦布、哥白尼、牛顿等的传记,还介绍天文、地理、医学、农业、化学、技术等内容。此刊在维新运动时期影响最大,发行量一度达到4万份。
与此同时,外国人还广泛建立书局和学会。英国安力甘教士麦都思,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上海创办了“墨海书馆”,除印行布道宣传品外,也翻译出版过一些科技书籍。最著名的有《续几何原本》,此书系接续明末徐光启和利玛窦所译《几何原本》的后9卷。
“广学会”是教会在中国设立的比较大的出版机构,光绪十三年(1887年)成立于上海,初名“同文书会”,后改名“广学会”。创办人是英国教士韦廉臣,他和李提摩太先后任督办主持会务。广学会出版的书籍,自光绪十六年(1890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共约400种,初版、重印合计共达100多万册。
广学会的书籍对维新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光绪皇帝为了参考西法和了解西学,找来阅读的129种新书中,广学会出版的就占了89种之多。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便把培养宗教人才作为一项活动计划,因当时中国尚处于禁教时期,马礼逊于是先以华侨聚居较多、又邻近中国的南洋马六甲作为基地。洋人在华兴办学校由此引燃了火种。
鸦片战争以后,已建成的马礼逊学堂和英华书院都迁至香港,两校分别由美国教士布朗和英国教士理雅各主持。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课程设置也日趋正规。中国著名的新学人物容闳和著名西医黄宽,都是该校的学生。后来他们又由布朗带到美国留学。
19世纪60年代以后,教会学校明显增多。到70年代中期的十几年间,教会学校的总数增加到800所,学生达2万人,以小学为主,但开始有少量的中学。
19世纪末,教会学校总数增至2000所左右,学生达4万名以上。
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 第一集:
首播时间:周一到周五 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到周六 09:00-09:35
相关新闻
- · 天朝大国以夷攻夷 北洋海军迈出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步
- · 李鸿章巧解天津教案事件 暗中支持郭嵩焘成首位驻外官员
- · 李鸿章上海崛起 因杀降将与洋枪队长戈登交恶
- · 30年文化记忆:出国or下海 爱国or不爱国
编辑:
李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