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 第一集:
“权倾一时,谤满天下”这八个字是时人对李鸿章的描述。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强邻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遇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
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这些内忧外患中,到处都有李鸿章的影子。
李鸿章的个人命运,可以说,是和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每一个挫折联系在一起的。
他试图改造中国政治军事的管理体制,他失败了,但李鸿章毕竟是中国驶向世界的第一个舵手。他的成功和失败,至今仍能令我们嘘唏不已、并从中受益。
内容提要:太平军包围上海,李鸿章辞别曾国藩,回安徽老家招募淮军。淮军利用洋人的火轮船突破太平军天京防线,李鸿章又在上海见识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决心放下架子,认真学习西人利器。苏州杀降将李鸿章与英国人戈登的矛盾激化,李鸿章怎么办?
李鸿章“于众疑处而不疑” 自告奋勇援师上海
李鸿章
1861年7月,当李鸿章重新来到曾国藩身边的时候,太平天国之役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湘军已夺回了安徽省城安庆,控制了长江中游的局势;在南京周围,有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部重兵压境;太平军建都南京后没再大军北上,直逼北京,而是派小部队北去意思意思,把重点改为进攻长江三角洲,去中国最富庶的地方--镇江、常州、常熟、昆山、苏州、上海,捞实惠去了。
但是他们在上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几次攻城不下,上海租界里的英法联军,还有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机动部队(洋枪队),以及少数清军,不那么好对付。同时,太平军上层内讧,大开杀戒,先自削弱了不少战斗力……这就给曾国藩以可乘之机。
相关新闻
- · 30年文化记忆:出国or下海 爱国or不爱国
- · 30年文化记忆:用黑色的眼睛 寻找光明
- · 袁庚曾问胡耀邦:我们的改革会有好下场吗?
- · 改革开放30年:深交所试营业 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蒸汽机
编辑:
李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