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家族往事 为何下令逮捕自己亲弟弟?
2008年03月04日 15:52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周恩来] [凤凰大视野]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禁用脚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较低!请点击这里获取最新版本。

周恩来与侄女周秉德 >>>进入周恩来生活图集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1898年的3月5号,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周家在过去是个大家庭,周恩来同胞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身边没有子女,按照家里的老规矩,如果一个兄弟没有后代的话,其他的兄弟应该过继给他一个,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续香火”。

三弟周同宇就曾经向周恩来表达了要过继一个给他的这样的想法,因为周恩来的二弟那边只有一个儿子,而他当时有四个孩子。周同宇说,男孩女孩都可以,只是希望周恩来身边不要太寂寞。但是周恩来还是拒绝了。他说:“我要是要了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特殊。而其他的孩子就会认为我这个做伯伯的不公平”。

周恩来说,你的孩子我都会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的。事实上,在周秉德、周秉钧等六个兄妹看来,伯父周恩来确实是这么做的。没有子女的周恩来把这几个孩子真的是视同己出,他拿自己的工资供他们上学,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而周家兄妹说,他是这个家的大家长,但是他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侄女忆总理带着全家“过五关”

1949年,12岁的周秉德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伯父周恩来。此后,她的弟弟妹妹也相继来到北京。在周恩来夫妇身边,在西花厅,他们度过了难忘的一段时光。

周秉德说:“那时候我12岁嘛,上小学在天津,那时候以前也知道有这么一个伯伯是在共产党里边儿当个什么大官儿,就是知道这么个印象,但是不清楚。”

在周家兄妹的记忆里,新中国刚刚成立,伯父周恩来工作繁忙,因此和他们这些孩子交谈的机会很少,教育后代的工作都是由七妈邓颖超负责。在他们的印象中,伯父从不随便说话,更不轻易对任何事情表态和议论,但是如果伯父主动找他们谈话,那就一定是重量级的内容了。

1964年8月2日和9日两天,周恩来专门把在北京的周家亲属约到了西花厅,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这个会议的主题是“批判封建家庭”,周恩来介绍了他们周家的过去。

在谈到家庭问题时,周恩来说,虽然家庭出身不可改变,但是思想是可以改变的。我现在就要带领你们“背叛封建家庭,投奔无产阶级”。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到“背叛封建家庭,投奔无产阶级”。周恩来向家人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就是“过五关”。实际上,早在1963年的一次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周恩来就提到了领导干部要过好“五关”的问题。这“五关”指的是思想关,政治关,亲属关,社会关,生活关。他对周家亲属特别指出,亲属关和社会关是最难处理的事情,并要求他们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向工农兵看齐,要以工农兵的标准为标准。

就在周恩来开家庭会议的那几天,《人民日报》刚刚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叫做“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1961年,侄子周秉钧在周恩来的动员之下,放弃考大学,响应政府号召应征入伍。参军前一天,周恩来给周秉钧送行,他对周秉钧只说了一句话,就是你们不要以为我这个伯伯管你们管得太严了,就因为你们是我的侄子。如果我有儿子的话,我肯定会管得比这还要更严。

实际上,在周恩来严格的家规面前,周家兄妹的确是丝毫不敢越轨。周秉钧的弟弟周秉华参军复员之后在北京印刷一厂的排装车间当了一个工人。而最小的弟弟周秉和和妹妹周秉建分别到陕西和内蒙古去插队。1970年,他们两人又分别参军,到了新疆和北京,尽管符合手续,但是因为参军的时候周恩来夫妇并不知情,担心两人是走后门入伍的,还曾经专门派人前往部队去调查。最后,周恩来夫妇还是让他们回到原来插队的农村和牧区。

下一页:“他是我弟弟,不能白拿工资不上班”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