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2008年12月15日 14:52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风范大国民] [蔡元培] [新文化]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校史馆郭建荣教授:因为学术这东西只有争论,一家独言的话,错的地方对的地方,你就自己在那说,这让大家看,任何一个事物,它是多面的,不是只有一方面的,所以大家争论之后呢,才能够比较的明确。北大当时怎样的景象?你可以看到当年的学术刊物非常的多,百花齐放,就可以看出这个事情来。他们因为心情舒畅,愿意写,

解说:兼容并包一方面意味着各种思想流派的并包,同时也意味着所有学者都应该得到尊重,这就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吸收,培养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的这样一个思想在北大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北京大学校史馆郭建荣教授:王昆仑当年是北大的学生,北大的第一批女生里面就是他的姐姐,王兰,王昆仑当年在北大读书,他就非常有感触,他的回忆文章就写了,所以他就听听这个听听那个,这样一来他就有比较,学生就有比较。

主持人:当时北大旧派还是占优势,所以兼容并包的重点就是为新派新思想新文化争地位,胡适和陈独秀激烈的主张在北大招来旧派的嫉恨,鼓嘈要炒掉陈独秀和胡适。但蔡元培说,不能辞退,我不赞成,北大的一切都由我一个人来负责。曾在北大任教的鲁迅后来任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他叫中山大学师生学习北大校风,让学生有研究、活动及组织的自由。党国要人朱家骅叫嚷;“这里是党校,在这做事的人,都应该服从党的决定!”可见新旧军阀都不准学术自由,反对学人自主。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指出:“蔡元培整顿改革,反对开倒车。他的主张为新文化、新思想争得了合法地位。他使北京大学一变以前腐败沉闷的风气,成为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著名的旧派文人林纾叫他的军阀学生徐树铮威胁北大,在景山上架起大炮对准北大的新派人物。一向温文尔雅的蔡元培拍案而起,对丧失起码学术品格的林纾口诛笔伐,林纾后来不得不向蔡元培认错。

解说:我们今天教育界常常提到的“美育”这个词,是蔡元培从德语翻译过来的。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他把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并举,简称为德智体美劳,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和当今中国的教育。

北京大学教授陈洪捷:当时很多中国人认为落后是因为没有宗教,西方有基督教所以西方强大,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宗教,当时有人说把儒家学派建立孔教,但是蔡元培是反对这种观点的,他认为不要宗教更好,代之以美育,美育可以让人更加净化,生活的更加好,不会计较特别细小的利益,他实际上是从高的领域来倡导美育的,所以有关美育方面的他全力支持,音乐,美术,中国整个的音乐教育美术教育都是从他开始的。

解说:短短两年的改革彻底改变了北大的面貌,新派知识分子在北大越聚越多,新文化运动规模也越来越大,蔡元培给北大注入了灵魂,在他手里,不仅新的北大诞生了,而且影响至今的现代教育理想模式也诞生了。

解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但列强们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合理要求,还准备把战败的德国在山东攫取的利益转给日本。

北京大学校史馆郭建荣教授:中国代表团这样一个失败传到国内来,这对青年学生是一个很大的刺激,这就是五四运动,说他简单,是他导因很简单,但是他的思想过程在前面已经转变好了。

在蔡逝世后,延安各界开了个追悼会,毛泽东的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各界的唁电:伟大的五四运动实是先生提倡,导起先路,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因为它任何一个行动,它必先有想法,所以思想发动很重要,所以前面一系列新文化运动思想争论给它已经铺垫好了,到这有个出发点一触即发。

解说:1919年5月4日星期天,鲁迅在日记里这样描述当时的北京城:天气,晴,下午和晚大风一阵后小雨,鲁迅没有预料到在这平静当中一场大风暴已经来临。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