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陈洪捷:那时候的北大他们叫一个官僚养成所,就培养官吏的,因为我们中国科举思想遗毒很深,当时京师大学堂或者后来的北大呢,一直被作为一个科举考试的替代物,他就认为在北大毕业相当于过去的进士,所以很多有这样的想法,来了后就是要做官,以前科举嘛,考完了就是要做官嘛,所以很多学生到北大来不是要研究学问,不是对知识感兴趣,而是把它作为进入官场的阶梯.
解说:对于是否去北大任职,多数的朋友劝蔡元培不要去。因为当时北大太腐败,民国以来虽然换了多任校长仍不见起色,进去了整顿不好反有损自己的名声,但也有少数朋友认为,正因为它的腐败,更应该去整顿,即使失败了,也可以说是尽了心意。
北大教授陈洪捷:蔡元培他有一个想法,他在德国看到一所好的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影响太大了,所以当时他就有一种感觉,他这么说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也就是说这么一个烂摊子,我就要接受起来,我要让它变成一个全新的大学,让它对整个中国的精神世界,改变命运起到作用,所以他看得是非常远的,不仅把北京大学看作一所大学,他赋予这个大学更新的使命。
主持人:蔡元培本是非常传统的封建王朝知识分子。他17岁考取秀才,是为“宰相根苗”。18岁设馆授徒,21岁中举人,24岁取进士,接着点翰林,授编修;宦途无量。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惨败,被迫接受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正像康有为反驳一品大臣说;祖宗之地都丧失了,还讲什么祖宗之法?!蔡元培毅然决然抛弃科举道路,希望接受西方文化“教育救国”。
1898年,他弃官从教,历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被推为总理。1907年,蔡元培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他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蔡元培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在中国有尊崇的社会地位,他以39岁的壮年到德国攻读洋人的学问,是为国为民虚心受教。近代的中华精英,都能应顺历史潮流,放下“天朝大国”的骄虚心态,迎接科学、民主时代的到来。
解说:如果说甲午战争使中国的读书人前所未有地认识到亡国的危险,那么之后变法维新的失败又是对读书人的重重一击。这两件事对于年青而充满抱负的蔡元培,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中国到底应该怎幺走,有一点蔡元培是不赞成康有为他们的,他认为维新派没有训练人才,就匆匆忙忙的改革,是不会成功的。
北京大学校史馆郭建荣教授:康梁失败后他说,康梁为什幺失败,就是他们人太少,不注意培养新人才,想用少数人来夺取政权,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马上回到绍兴,当中西学堂的校长,然后接着到德国去留学。
北京大学陈洪捷教授:莱比锡对于蔡元培来说非常重要,他在那儿亲自感受到了一所现代的一流世界先进大学的样子,他了解了,亲身体会到了,而且还钻研过,看过书,还翻译过文章,所以他有一个很清晰的大学理念,应该是怎么样的。
主持人:蔡元培接受教育总长范源廉邀请,1917年1月4日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校工照例在门口列队恭迎行礼,没想到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向校工鞠躬还礼,要知道清朝的京师大学堂馆学大臣可是三品大员,蔡元培当过的教育总长相当二品红顶子高官。
这一鞠躬震动了北大,充分体现平等、自由、民主的时代来临。平民校长蔡元培的就职演说:诸位来北大求学必有一定宗旨,要求宗旨正大,必先知大学性质,我以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当年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瓜分的生死关头,凡有良心的中国人都抱着救亡图强的一腔热血,考上北大都是精明强干的青年,当然也有为升官发财求学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