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心目中的大家长——袁庚
2008年05月05日 17:02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袁庚] [风范大国民]

还有一次是问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团,你们剑桥大学,主要建造多大的桥等等?这使袁庚深深的感到,必须在用人问题上,进行一次改革,即实行公开招聘。

乐俊人:这个就是聘任书嘛,这个聘任书就是我的。

记  者:您是在哪一年被聘用的?

乐俊人:这个是1988年开始担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那么我的聘期就是1988年的1月到1990年的12月31日。这个就是我的聘期,那么到了聘期,满了,如果说我干的好,也许他聘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了。也许我留人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再续聘。但也许我干得不好的话,那你没人聘你,那你自己再去看看,哪个位需要你,符合不符合这个条件。

解  说:1983年2月9日,经来蛇口视察的胡耀邦同意,蛇口率先开始实行民主选举,那一年的4月24日,蛇口第一届管委会15名干部,经民意推选产生候选人,再经2000多人直接选举产生,从此干部终身制,任命制在蛇口被彻底废除。

陈禹山:他那儿改革,人事的改革,现在领导干部的改革都是第一个。

记  者:都是首推的?

陈禹山:都是,就是先试验的,他这个改革开放,并不是我想改革开放他是碰到问题去干它。感觉这是个问题,这么做触犯我们的社会不得安宁,触犯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他就是想个办法,这就是改革开放。

1992年12月,75岁的袁庚离休,这场在蛇口搞的轰轰烈烈,持续的11年的民主选举试验,也随之宣告流产。有人说袁庚搞这样的试验,证明他是个置国情于不顾的理想主义者,有人认为他是个“冒险家”,中央一位领导人说,他是冒险家,也是实干家。

马鼎盛:著名的经济学家宦乡说,袁庚之所以在蛇口搞出了个名堂,是因为他对中国的计划经济一窃不通,一无所知,此言未必属实,蛇口的试验绝非“无知者无畏”式的的变革,袁庚将蛇口搞成了当时中国最醒目的演习场,他把自己的政治资源全数压上是破釜沉舟。

有人把他比作米开朗琪罗,因为他实实在在地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蛇口工业区。在他任职的后期,袁庚排除万难,让消失多年的股份制银行,股份制保险公司再次出现在中华大地,正因为是对中国的计划经济深受其害,千百万个袁庚才前仆后继的为中华民族赚钱,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再不能虚度,哪怕是一天。

解  说:卸任前的袁庚做出的最后一个重要决定是,奋力排除所有人的非议和反对,让蛇口的三个下属公司走出体制外,率先实行股份化,这三个公司就是今天的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和南山港口开发公司。

日后,这三家公司都分别成了行业内最为活跃的企业,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鲜活,成功的范本。

袁  庚:作为招商局里面,当时主要的负责人来讲,因为这一百多年的历史的这样一个企业,李鸿章的时候,才搞的,如果在我手搞垮的话这个东西,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李先念当年在地图上,画下整个南头半岛的时候,袁庚不敢要,他说,只想要一块小地方,搞点实验,探索一下中国的经济走向,这一试就是十四年,这十四年的尝试突破理念,汇总起来就是后来常被人提起的蛇口模式。

虽然到80年代末,蛇口很快走向了没落,乃至消失,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是一种难得可贵的经验,和思考。

在袁庚看来,没有政治以及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就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马鼎盛:1949年,当上炮兵团长的袁庚,率部解放了贫穷的家乡,深圳宝安,1950年,他赴越南,任胡志明主席的情报和炮兵顾问,他还当过驻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总领事,在杨尚昆等人的直接领导之下,侦破了图谋暗杀刘少奇,西哈努克亲王的湘江一案,如果说袁庚的前半生,波澜壮阔,极富传奇色彩,那么在他后半生,又用独特的方式在经济上,“解放”了家乡。

1992年12月,75岁的袁庚获准离休后,撰文《谈蛇口改革说》,1878年,爱迪生在实验室最初点亮的白炽灯,只带来8分钟的光明,但是这短暂的8分钟,却宣告了时代的飞跃,世界因此很快变的一片辉煌,最初那盏古拙的灯泡,它纤弱的灯丝何时烧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真真切切地留给了人们,对不足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希望。

袁庚在蛇口披荆斩棘的几年,不就是爱迪生的8分钟的灯丝闪光吗?

相关阅读<<<<<<

民族领袖"一言兴邦" 人民之子邓小平

风范大国民:人民的作家老舍

执着与追求:国母宋庆龄

风范大国民:功夫王者李小龙

《风范大国民》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周六)18:30

重播:(周日)04:30    (周一)13:30

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