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努:1936年玛莎·葛兰姆被阿道夫·希特勒邀请,在德国的艺术节上表演。艺术节是和非常著名的柏林奥运会同时举行的。而玛莎·葛兰姆带了一封信给吉尔伯特博士,解释为什么她不能去,她说是因为希特勒对邻国非常有侵略性,她不能去参与这个事情。而她同时呆在家里排练这个作品《礼节小品》,它表达的是她对战争的关切,表达的是她觉得世界各国需要警惕,接下来会出现的导致美国卷入二战的一些问题,全世界都要关切这些问题。她非常有洞察力,她可以看到将会发生什么,所以那就是她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反应。
周瑛琦:她就是这么做的,她编了这个作品告诉世界需要关心即将发生的事情。
拉努:她编这个作品的主要意思是说我们必须团结在一起,我们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必须反对侵略的力量。
解说:不畏强权、热爱和平,玛莎·葛兰姆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出舞蹈大师的博爱胸怀。她的名声越来越响,来找她签名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其中一个索求签名的故事,却展现了玛莎·葛兰姆鲜明的个性。
周瑛琦:你听到过什么故事展示出她不同的性格吗?
珍妮特:有一个她刚刚登台时比较早的一个故事。她从剧院出来几个人要她签名,她给几个人签了名,当她给一个年轻人签完递给他,那个年轻人说,谢谢,可是你是谁呀?她抢回纸说道搞清楚去吧,她愤怒了。但是我也说过,她也会非常热情、非常风趣。
解说:热情、风趣、甚至有点情绪化,这就是珍妮特眼中的玛莎·葛兰姆。在玛莎·葛兰姆童年时,父亲曾对她说过,人的嘴可以说谎,但身体是没法说谎的。这句话点燃了她对身体表现力的兴趣之火,也让她通过观察肢体洞悉人们的内心。
周瑛琦:你认为在她成长过程中天性里有些什么东西?她信仰宗教吗?她反叛吗?她浪漫吗?
珍妮特:我想是这样。就我在她的晚年了解到的她应该是这样的,她什么都有可能,我知道如果她认为什么东西是她想要得到的,她会很严肃。她可以很调皮、很搞笑,但是排练的时候,她总是深刻的,即使她并不是刻意的。她理解的方式,人们在她面前,无论是舞蹈演员还是政党筹款员,她都很有洞察力,我想也这可能是她的天才因素,她可以读懂一个人,通过看着他们、看他们的肢体语言,例如转头或者抱着胳膊的方式。她理解人,所以她有了不起的能力。
解说:珍妮特的言谈话语中流露出她对玛莎·葛兰姆的热爱和尊敬,在她眼中,玛莎·葛兰姆不但是一位舞蹈大师,更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珍妮特:有天晚上,我相信当她愿意时她会非常迷人,当她想要迷人时她就迷人。是真事。你提到过那个故事,当她获得大奖的时候,她告诉我她最想的事情就是,哦,要是我的母亲现在能看到我就好了。她很有人情味,她自己从来没有过孩子,但是她在长长的舞蹈生涯中,有一代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舞蹈者。
有天晚上我彩排得很晚,她的公寓离工作室只有一个街区,所以她说今天就到这吧,来休息一下,到我家来。于是她带我去她的公寓,让我躺在她的卧室,她还给我做汤喝。当然当我躺在床上想休息,但是想到我是在玛莎的公寓里我就激动不已,觉得这简直是一种荣誉,她在照顾我,她还给我做了一些汤,汤里有一些扁豆。不是很热,但是那是一碗美妙的汤。
解说:一碗热汤,一句关怀,玛莎·葛兰姆就像涓涓细流,处处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但当她面对亲人离别、爱情破灭时,她是如何从颓废中奋起,创作出令人震惊的舞蹈作品?她的现代舞团在她死后,经历过怎样的衰败和重新崛起?
周瑛琦:透过玛莎·葛兰姆的作品,我们也看到她在人生当中曾经经历过一次伟大的、难忘的、刻骨铭心的一场爱情。那这段爱情最后是以离婚收场。但是在这个期间她创作了两个作品,那是永恒的,那是值得我们来研究的,那是经典。一个叫《阿帕拉契亚的春天》,讲的非常美国文化的一种内容,然后在其中你也看到她对美国人的未来的一种期望,同时也表现出她当时新婚的感受。另外一个作品是她另外一个系列的,是属于这种希腊神话系列的,在里面她讲到俄狄浦斯恋母的这样一种非常经典的悲剧故事。其实她在恋母的这个情节的俄狄浦斯,是她当时的情人,也是后来这个丈夫艾瑞克的化身,艾瑞克跟她本身就相差15岁。我们来透过这两个作品,来看看她当时对爱情的渴望。
周瑛琦:她的婚姻和爱情生活也是她作品的灵感?不是很顺利,
拉努:是,不是很顺利,一定很辛苦。
周瑛琦:说白了,在她的自传中男人是点缀。
拉努:对,跟她有关系的男人一定也很难,生活在这样一个强悍的女人的阴影之下。我们知道男人都有难以抑制的自负,很多人表现得不怎么样。玛莎是一个有很强的主导性的女人,她要是不强悍一点就会一事无成。
周瑛琦:那么《夜之旅》也可以算是自传体的作品。她的丈夫扮演俄狄普斯,她扮演俄狄普斯的母亲,因为她们的关系有15岁的年龄差距,他比她年轻。
拉努:对。
解说:15岁的年龄差距并没有成为玛莎·葛兰姆爱情的障碍,他们疯狂相爱。玛莎·葛兰姆还专为他们的爱情创作了舞蹈作品,在这个舞蹈中尽现爱情的甜蜜和对未来的期望。